[实用新型]一种使三氯化铝结晶与分离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51329.2 | 申请日: | 2015-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5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 发明(设计)人: | 赵燕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燕书 |
| 主分类号: | C01F7/56 | 分类号: | C01F7/56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化铝 结晶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使三氯化铝结晶与分离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水三氯化铝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结晶的无水三氯化铝成品从结晶罐内壁分离下来,达到收集和包装的目的。
目前所采用的三氯化铝结晶的容器主要是结晶罐。三氯化铝在结晶罐内结晶后人工用大锤进行连续敲击、震动结晶罐外表面的不同部位,从而使结晶、附着在罐体内壁上的三氯化铝因受震动而产生破碎,与罐体分离、脱落,再进行收集和包装等后续处理。
因三氯化铝生成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所以结晶罐周围为高温环境。采用人工敲击方式作业时工作条件恶劣,劳动强度极大。受限于现有的工艺及生产设备结构,生产车间不可避免的会有部分氯气泄露,对工作人员的呼吸系统及暴露的眼睛黏膜等部位有较大的刺激和损害。
同时,由于现场作业面狭窄以及人体习惯等多重因素的限制,能够进行敲击的罐体部位十分有限,因此人工工作效率较低,且难以持续的有效工作。
综上所述,如何设计一种全新的装置,来实现三氯化铝结晶后的高效分离,并最大程度的降低恶劣工作环境对人体的损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三氯化铝结晶与分离的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全新的结构,利用空气锤对结晶罐不同部位进行敲击,从而实现了三氯化铝的高效分离。且工作过程中几乎不需要人工干预,最大程度的降低了人体受到的伤害。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使三氯化铝结晶与分离的装置,包括结晶罐,所述结晶罐的顶部与机架转动连接,机架上安装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驱动升降链条升降,升降链条与滑座固定连接,滑座上安装有空气锤;
所述机架底部安装有滑轮;
空气锤通过滑轮的转动与升降链条的升降完成对结晶罐不同部位的敲击。
优选的,所述升降电机将动力传递给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带动升降链条移动。
优选的,所述滑座为两个,两个滑座分别与升降链条的两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滑座当中,每个滑座均安装有一个空气锤和气缸,且所述空气锤具有前端盖及后端盖,前端盖与后端盖之间为空气锤拉杆,气缸的活塞杆与空气锤的前端盖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座被空气锤拉杆贯穿。
优选的,所述机架底部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将动力传递给减速机,减速机通过驱动链条带动滑轮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空气锤通过滑轮的转动与升降链条的升降完成对结晶罐不同部位的敲击,实现了机械自动化作业,敲击时间、敲击位置和敲击力的大小均可控;作业时段灵活,能够进行远程封闭式操作,极大地改善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落料质量,最大程度的保护了操作者的身体健康与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滑轮部分的驱动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空气锤部分的移动原理图;
图中:1、结晶罐,2、驱动链条,3、滑轮,4、减速机,5、驱动电机,6、机架,7、滑座,8、空气锤,9、气缸,10、升降电机,11、升降链条,12、中心轴,13、驱动齿轮,14、驱动轮,15、从动轮,16、空气锤拉杆,17、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使三氯化铝结晶与分离的装置,其结构如图1-6所示:包括结晶罐1,结晶罐1的顶部与机架6转动连接,机架6上安装有升降电机10,升降电机10驱动升降链条11升降,升降链条11与滑座7固定连接,滑座7上安装有空气锤8;
所述机架6底部安装有滑轮3;
所述机架10底部安装有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将动力传递给减速机4,减速机4将动力传递给驱动轮14,驱动轮14将动力通过驱动链条2传递给与所述滑轮3同轴安装的从动轮15,从而使得滑轮3转动,实现机架6的转动。
机架6整体结构大致呈现“门”型,结晶罐1的顶部具有中心轴12,机架6套在中心轴12上,横跨于结晶罐1的上方,使得机架6能够以中心轴12为圆心围绕结晶罐1进行圆周运动。
机架6的两侧的竖直部分均为槽钢构成,滑座7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滑块17,使得滑座7能够在槽钢内较为方便的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燕书,未经赵燕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13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接线盒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除垢管道的真空蒸发制盐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