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沼气收集与排放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49892.6 | 申请日: | 2015-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1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 发明(设计)人: | 陆永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永柱 |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C02F1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沼气 收集 排放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沼气收集与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2002年发布的沼气池最新国家标准包括5种池型,即水压式圆筒形沼气池、分离浮罩式沼气池、曲流布料沼气池、预制块(圆筒形)沼气池和椭球形沼气池;圆筒形沼气池既为管道型沼气池,发酵原料进入发酵管道内发酵产生沼气,并在发酵管道内积聚,容易造成发酵管道的阻塞;如果阻塞部位较深,通常采用清除发酵管道内的所有杂物,再通过杆体戳通。
动物粪便发酵制成的沼液,发酵后无味且发酵后的肥效,是普通化学合成肥料的10倍以上;水质特性极易被植物吸收,而且不会像化学肥料那样,沼液使用量过多也不会烧苗,作为绿色生态种植的首选肥料,沼液具有:驱虫、杀虫的功效,幼虫和虫卵的致死率为90%以上,属于绿色生物杀虫剂;沼液在使用过程中,把握不好用量也不会造成烧苗现象,这也是普通化学合成肥料不可比拟的地方之一。
本发明采用的沼气发酵系统,采用的是管道型发酵系统,其可以完全避免阻塞,并且可以通过手动的方式促进发酵原料的均匀分布,而且清除沼渣方便。
申请人通过检索发现申请人安徽乐昌气动流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气动隔膜泵(专利号:2012101329572),其公开了与本发明相类似的产品,其采用气源产生的气压作为动力用以驱动隔膜片的左右往复运动;其将阀芯轴(相当于本发明的调控轴)套接于中心阀芯内,中心阀芯两端设置有台阶腔,端部阀芯的内端面上设有二级环形台阶;中心阀芯以及端部阀芯的结构复杂,增加了生产成本;本发明采用的结构相对于对比文件防漏气效果更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管道型沼气池容易阻塞,发酵原料、菌种分布不均匀,沼液流动性差等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气动混合搅拌装置,其包括沼气发酵系统、搅拌套筒,沼气发酵系统包括储气板,储气板内设置有若干个挡板并将储气板分隔成多个发酵区,挡板上端固定有两端对称的搅拌套筒,搅拌套筒内滑动套接有气动活塞,气动活塞的两端分别通过活塞连杆连接外套筒,搅拌套筒的两端外侧壁分别套接有弹簧,外套筒上设置有与搅拌套筒外侧壁相匹配的台阶腔,外套筒上还设置有连通发酵区和台阶腔的连通孔;外套筒固定连接有搅拌网。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沼气发酵系统,其包括发酵池体、水压间,水压间通过水管连接发酵池体的上部,储气板固定于发酵池体内,储气板的左端与发酵池体之间的区域为进料口,储气板的右端与发酵池体之间的区域为出料口,储气板的上、下侧壁与发酵池体之间的区域为搅拌槽,搅拌槽内滑动连接有搅拌杆;搅拌杆包括横杆和竖杆,横杆活动于发酵池体内并位于储气板底部,竖杆活动于搅拌槽中。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利用沼气池储气板内相邻发酵区的气压差驱动搅拌装置工作,无需外力参与,搅拌过程中,提升了沼液的自循环流动性,促进菌种的均匀分布,提升发酵效率。
沼气收集与排放系统,其包括沼气发酵系统、沼气过盛收集系统、氧气泵;
沼气过盛收集系统包括气筒、板一、导气活塞、上活塞连杆,气筒内设置有板一并将气筒内腔分隔成上下相互连通的左区和右区,导气活塞滑动套接于气筒内壁与板一之间,导气活塞将左区分隔成左上区和左下区,导气活塞的上端连接有上活塞连杆,上活塞连杆上部设置有环形导气凹槽,气筒上设置有进气口;导气活塞的下方有效面积S1大于上方有效面积S2,进气口与沼气发酵系统的储气板相连通,上活塞连杆外套接有固定于气筒顶部的固定块,气囊套接于固定块上并与之固定,左区内设置有固定于气筒内壁以及固定于板一上的限位台阶;
氧气泵,其包括泵体,泵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出气三通、进气三通,进气三通连通沼气发酵系统的储气板,泵体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与出气三通和进气三通连通的充氧腔,充氧腔与进气三通连接位置处设置有进气阀,充氧腔与出气三通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出气阀;泵体的中间设置有中心体,中心体内设置有调控阀,泵体的中间还滑动连接有中心轴,中心轴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隔膜片,隔膜片与中心体之间形成气室;
调控阀包括阀套、分隔板,阀套内设置有分隔板并将阀套内腔分隔成主控气室和调控气室,阀套上部分别设置有五个气槽,阀套上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进气槽,进气槽的两侧设置有对称的左气槽和右气槽,最外侧的分别为对称的左排气槽和右排气槽,上述五个气槽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与主控气室相连通的气孔;分隔板上设置有三个透气孔,分隔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透气孔,中心透气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对称的左透气孔和右透气孔,中心透气孔连通主控气室和调控气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永柱,未经陆永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98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