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震耗能的预制拼装式板式楼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9810.8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5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林昭王;李名铠;吴宏伟;谢子鸿;巫博璘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F11/02 | 分类号: | E04F11/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耗能 预制 拼装 板式 楼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楼梯,尤其涉及一种抗震耗能的预制拼装式板式楼梯。
背景技术
楼梯是建筑主要的竖向交通通道和重要的逃生通道,保证楼梯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尤为重要。然而,已有研究成果表明,板式楼梯在地震时会对框架结构产生不利的斜撑效应;同时,按照传统方式设计的楼梯在地震作用下将反复受到拉压作用,极易产生严重破坏,使逃生通道被迫切断。
楼梯产业化是现代建筑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预制楼梯构件正是实现楼梯产业化的一种方式。然而,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整体成型的预制楼梯重量较大,吊装难度大;同时,整体成型的预制楼梯占用空间较大,使运输与安装产生困难;另外,目前预制楼梯的抗震设计主要集中在楼梯节点和支座上,而忽略了楼梯本身抗震耗能的潜力。这些因素制约了楼梯产业化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容易运输、施工方便、抗震耗能效果良好的预制拼装式板式楼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抗震耗能作用的预制拼装式板式楼梯,包括由左至右依次拼接的数块阶梯状梯板单元,所述阶梯状梯板单元均为钢筋混凝土构件,其上端均设置有通过插入搭接筋连接休息平台的限位孔,相邻的两个梯板单元的限位孔,一个呈圆形,另一个呈长椭圆形,设置有长椭圆形限位孔的梯板单元在与相邻梯板单元接触的侧面设置有粘弹性层。
进一步地,所述搭接筋与限位孔之间设置有用于阻尼耗能及防止应力集中的橡胶圈。
进一步地,所述梯板单元的上端与休息平台之间设有填充柔性材料的缝隙。
进一步地,所述梯板单元的下端直接搭接在休息平台上,两者的接触面上铺设用于降低摩擦阻力的石墨垫层。
进一步地,所述粘弹性层的材料为橡胶 、沥青或高性能砂浆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通过将楼梯拆分为数个部件,促进生产的工厂化,符合工业化精神,更为经济;
2. 由于部件形状规则,单个单元质量较小,有效降低了运输难度及运输成本;
3. 由于部件的拆分,吊装难度也会大大降低,在风力较强的天气中可以分为多次少量吊装;
4. 部件的拆分及重新组装将在安装时提供大量的工作空间,降低安装的难度;
5. 相邻的梯板单元设置有不同形状的限位孔,并在接触面设置粘弹性层作为阻尼层,使相邻的梯板之间可以相互错动,不仅可以避免地震时楼梯对建筑结构产生不利的斜撑效应,同时可以通过阻尼层的摩擦消耗地震能量,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效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椭圆形限位孔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圆形限位孔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左梯板单元;2-中梯板单元;3-右梯板单元;4-粘弹性层;5-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实施例不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抗震耗能的预制拼装式板式楼梯,包括由左至右依次拼接的三块阶梯状梯板单元:左梯板单元1、中梯板单元2、右梯板单元3,所述阶梯状梯板单元均为钢筋混凝土构件,其上端均设置有通过插入搭接筋连接休息平台的限位孔5,相邻的两个梯板单元的限位孔5,一个呈圆形,另一个呈长椭圆形,设置有长椭圆形限位孔5的梯板单元在与相邻梯板单元接触的侧面设置有粘弹性层4,本实施例中,左梯板单元1和右梯板单元3的限位孔5为圆形,中梯板单元2的限位孔5为长椭圆形,中梯板单元2与左梯板单元1和右梯板单元3相接触的两侧面设置有粘弹性层4,使中梯板单元2与相邻梯板单元在发生错动时,更加有效地损耗地震能量,对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有较大帮助,粘弹性层4由粘弹性材料做成 ,包括具有粘弹性的低硬度高阻尼的橡胶 、沥青或者高性能砂浆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搭接筋与限位孔5之间设置有具有阻尼耗能及防止应力集中作用的橡胶圈,避免搭接筋与限位孔直接接触导致限位孔局部应力集中而发生损坏,同时达到一定的地震耗能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梯板单元的上端与休息平台之间设有填充柔性材料的缝隙, 以通过材料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并避免冲击带来的构件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98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花板
- 下一篇:一种楼梯及其楼梯用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