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民用采暖炉导烟气内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9806.1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3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坤;马振林;白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丰华英泰特种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B1/191 | 分类号: | F24B1/191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臧传进 |
地址: | 262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民用 采暖炉 烟气 内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民用采暖炉导烟气内胆,尤其是一种用于悬空使用的民用采暖炉导烟气内胆。
背景技术
现有集直烧、返烧、气化返烧为一体的民用水暖采暖炉具,其炉膛上部设有将燃煤产生的高温烟气汇合、返烧的助燃装置,该助燃装置设置在炉膛上部炉口处,以减少烟气排放和粉尘污染,该助燃装置由两部分组成,即上部的夹层助燃装置及下部的增温装置,夹层助燃装置与增温装置需要上下连接在一起,现有的增温装置为一耐火材料制成的圆筒,需要通过其它连接件才能连接在夹层助燃装置下端,或通过耐高温粘接材料粘接在一起,其连接方式复杂且不方便,同时二者之间的连接也不牢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使用方便、使炉内可燃气体充分燃烧的民用采暖炉导烟气内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筒,所述外筒上部筒壁上设置有用于与炉体汇集风道连通的进风口,其结构特点是外筒中套装有增温助燃筒,所述增温助燃筒外壁与外筒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增温助燃筒位于外筒内部的筒壁上设置有气孔,所述增温助燃筒下端伸出外筒下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增温助燃筒分为上部的助燃内筒及下部的导烟气内筒,所述助燃内筒顶口部具有与外筒搭接的第一外凸环,所述气孔设置在助燃内筒筒壁上;所述外筒下端口沿处设有内凸环,所述导烟气内筒顶口部具有与外筒下端的内凸环搭接的第二外凸环。
所述助燃内筒下端口沿处设有第三外凸环,所述的第三外凸环外壁与外筒内壁之间设有间隙。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增温助燃筒为一筒体,所述筒体位于外筒内部的筒壁上设有气孔,所述筒体顶口部具有与外筒搭接的第一外凸环。
所述外筒顶口部设有沉孔,所述增温助燃筒的第一外凸环位于所述沉孔中,所述增温助燃筒顶面与所述外筒顶面大致平齐。
所述气孔自上至下由密到疏且由小至大设置。
所述外筒及增温助燃筒均为圆筒。
所述外筒及增温助燃筒由碳化硅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在外筒中套装有增温助燃筒,增温助燃筒外壁与外筒内壁之间设有间隙,在增温助燃筒位于外筒内部的筒壁上设置有气孔,使用时,该导烟气内胆悬置于采暖炉燃烧室上方的内层炉口上,当炉体汇集风道的高温气体通过进风口进入导烟气内胆夹层后,与从增温助燃筒下端引进的高温可燃气体混合,从而实现可燃气体通过氧气的助燃充分燃烧。采套装结构,便于安装、使用方便,而胆体由碳化硅材料制成,可以增加其强度、耐高温,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该民用采暖炉导烟气内胆包括外筒1,外筒1由碳化硅材料制成,其中间为上下贯通的导烟气通道,外筒1上部筒壁上设置有用于与炉体汇集风道连通的进风口2,进风口2一般为均匀相间设置的4个,在外筒1中套装有增温助燃筒,增温助燃筒外壁与外筒1内壁之间设有间隙,在增温助燃筒位于外筒1内部的筒壁上设置有按一定规律分布的气孔11,气孔11可以是圆孔、椭圆孔或长条孔等,增温助燃筒下端伸出外筒1下端,增温助燃筒上下贯通。
参照图1所示的实施例,该增温助燃筒分为上部的助燃内筒6及下部的导烟气内筒9,在助燃内筒6顶口部具有与外筒1搭接的第一外凸环5,在助燃内筒6下端口沿处设有第三外凸环7,助燃内筒6、第三外凸环7外壁与外筒1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气孔11设置在助燃内筒6筒壁上,气孔11自上至下由密到疏且由小至大设置。在外筒1下端口沿处设有内凸环8,在导烟气内筒9顶口部具有与外筒1下端的内凸环8搭接的第二外凸环10,导烟气内筒9通过第二外凸环10搭接在外筒1下端。实际制作时,外筒1、助燃内筒6及导烟气内筒9优选为圆筒,也可以是多边形筒状。在外筒1顶口部设有外凸环3,在连外筒1顶口部设有沉孔4,前述增温助燃筒的第一外凸环5位于沉孔4中,助燃内筒6顶面与外筒1顶面大致平齐,第一外凸环5外壁与沉孔4内壁之间设有间隙,便于使用时通过耐火材料将二者固定。助燃内筒6及导烟气内筒9由碳化硅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丰华英泰特种陶瓷有限公司,未经潍坊丰华英泰特种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98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