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缠绕膜包装机上用恒张力预拉出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8070.6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2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嘉俊奥特威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41/12 | 分类号: | B65B4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缠绕 装机 上用恒 张力 拉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缠绕膜包装机上用恒张力预拉出膜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在的缠绕机出膜系统,基本上是基于感觉开关信号,要么快速出膜,要么停止出膜,导致产品栈的拐角与平面处的缠绕力度相差很大,特别是长宽差异较大的栈板,其四个面的的包覆力度都会不一样。同时,由于它们是采用单一出膜方式,导致缠绕栈板底部时要么栈板上的包覆厚度不够,产品与栈板的贴附力不强;要么将叉臂孔都给堵上了,这样运输时就会将其底部的缠绕膜损坏;同样分产品栈板的贴附力不强的情况,而且影响的缠绕外观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缠绕机出膜系统存在的人工操作强度较大,预拉膜稳定性差,工作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缠绕膜包装机上用恒张力预拉出膜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缠绕膜包装机上用恒张力预拉出膜系统,所述缠绕膜包装机上用恒张力预拉出膜系统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的前端设置有预拉滚筒结构,机架的一侧安装有膜卷固定装置,机架的上端安装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的外部安装有防护装置,机架上还设置有产品高度检测装置、膜座复位状态检测装置、可调式恒张力控制系统。
进一步,所述机架的上方安装有动力装置外壳,动力装置安装在动力装置外壳的内部,散热孔安装在动力装置外壳一侧,膜座门安装在机架的前端,底座安装在机架的底部,膜卷固定装置安装在底座和机架上,锁紧装置安装在膜卷固定装置上,上挡片安装在滑杆的顶端,调节槽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上,第一滑动轮安装在调节槽的下端,第二滑动轮通过固定板与滑杆连接。
进一步,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螺栓、电机底板、后板、固定辊;
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底板上,后板放置在机架的后端,固定辊放置在动力装置的下方。
进一步,所述膜卷固定装置包括:弹片、固定架、第一转动轮、保护凸轮、螺栓、第一垫片、套管、第二垫片、第二转动轮;
弹片固定在机架上,固定架通过弹片固定在机架上,第一转动轮和保护凸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固定架,第二转动轮放置在底座上,套管套在第二转动轮外部,第二垫片放置在套管下方,第一垫片放置在套管上方,套管和第二转动轮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上。
进一步,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开口导向孔、自复位式凸缘开门装置;
开口导向孔安装在机架上,自复位式凸缘开门装置由弹簧、固定杆、连接片、螺帽、转动片等组成;固定杆安装在膜座门内侧,弹簧安装在固定杆上,两个固定杆之间设置连接片,转动片通过螺帽固定在膜座门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改进了缠绕膜卷的放置方式,这样即快速,又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主要通过降低膜卷固定柱的高度来减少更换膜卷时人工提升的高度;同时顶部直接采用阻尼式旋转装置,可以快速将膜卷固定;通过设置一根固定式滚,可以将拉伸功能滚筒中的惰性滚的包覆面积从原来的不到1/2增加到接近3/4,大大提高了低温环境下预拉膜效果的稳定性;通过将门轴内置方式,同时增加门开关销的自动复位及开口式导向机构,不仅实现了其外观的美观性,而且使得膜座门开关非常顺畅方便;通过在上部安装门体关闭到位检测装置,保证了设备工作的稳定性,确保了无人看守时设备仍然不会发生不正常工作。同时将功能性结构全部移到上部,增加了其向下包覆的能力;全新功能的制绳系统,可以在不增加缠绕膜消耗量的情况下增强底部的缠绕效果;并且当选择全程制绳膜式时,可以增加对产品包覆的强度,在一定情况下甚至可以替代当前市面上的水平打包机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缠绕膜包装机上用恒张力预拉出膜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力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膜卷放置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门销孔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复位式凸缘开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嘉俊奥特威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嘉俊奥特威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80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线
- 下一篇:DC-DC模块电源阴极汇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