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膜增压泵用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7440.4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5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顺斌;戴洪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顺斌;戴洪飞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膜 增压泵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压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膜增压泵用底座。
背景技术
随着水行业发展日渐壮大,逆渗透水处理设备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作为逆渗透水处理设备中,重要的核心配件隔膜增压泵的需求量也十分巨大。旧的隔膜增压泵的底座采用圆孔配胶脚,胶脚带有倒扣,在实际装配中用需强行将橡胶脚挤压变形装入底座的圆孔中。这种方式相对较为繁琐,装配效率低下,而且也容易将胶脚戳破损,造成不良乃至报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隔膜增压泵用底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底座本体、凹槽、“8”字型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橡胶脚、卡槽,所述底座本体两侧设置有数个凹槽,凹槽内设置有“8”字型孔,所述“8”字型孔由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接组成,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连接处相通,所述橡胶脚外周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通孔与橡胶脚外径配合,第一通孔与橡胶脚通过卡槽连接,所述“8”字型孔呈轴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增压泵壳体与底座本体通过卡子固定在一起,增压泵壳体与底座本体采用分体式,有效避免底座本体的损坏会导致整个泵头的报废,“8”字型孔与橡胶脚的装配能实现自动化,不会由于强行挤压而损坏橡胶脚。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隔膜增压泵用底座,装配更加简洁方便,从而达到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底座本体1结构图;
图3为橡胶脚6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本体;2、凹槽;3、“8”字型孔;4、第一通孔;5、第二通孔;6、橡胶脚;7、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底座本体1、凹槽2、“8”字型孔3、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橡胶脚6、卡槽7,所述底座本体1两侧设置有数个凹槽2,凹槽2内设置有“8”字型孔3,所述“8”字型孔3由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5连接组成,且第一通孔4与第二通孔5连接处相通,所述橡胶脚6外周设置有卡槽7,所述第二通孔5与橡胶脚6外径配合,第一通孔4与橡胶脚6通过卡槽7连接,所述“8”字型孔3呈轴对称分布。
本具体实施方式使用时,增压泵壳体与底座本体1通过卡子固定在一起,增压泵壳体与底座本体1采用分体式有效避免底座本体1的损坏会导致整个泵头的报废,“8”字型孔3与橡胶脚6的装配能实现自动化,不会由于强行挤压而损坏橡胶脚6。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隔膜增压泵用底座,装配更加简洁方便,从而达到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顺斌;戴洪飞,未经王顺斌;戴洪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74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