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力平衡式抗上压井下分层封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7084.6 | 申请日: | 201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4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梁博洋;于俊龙;高星;尚文涛;唐思源;王波涛;张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博洋 |
主分类号: | E21B33/128 | 分类号: | E21B33/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力 平衡 抗上 井下 分层 封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用井下工具,特别适用于油水井上层压力高的井下分层密封。
背景技术
为实现油水井井下分层密封、封堵等各种作业目的,矿场上应用着多种类型的封隔器。其中,应用非常广泛的水力压缩式封隔器由于其结构及原理所限,存在着抗上压能力差的技术缺陷,封隔器在井下工作时会发生由于上压高导致封隔器意外解封,造成整个井下工作管柱失败的生产事故。因此,目前的水力压缩式封隔器对于要求抗上压能力强的油水井施工、生产无法满足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封隔器抗上压能力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力平衡式抗上压井下分层封隔器,该封隔器通过多个平衡柱塞联动,产生足够大的抗上压平衡力,防止封隔器工作时因上压值高而意外解封,保证井下分层管柱工作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上接头外壁下端依次连接上缸套、中缸套及下缸套,上接头内壁下端依次连接内中心管及下接头,外中心管顺次与上平衡柱塞、中平衡柱塞、下平衡柱塞及锁环座连接,上缸套与上平衡柱塞间设置解封剪钉,锁环与坐封柱塞连接,锁环座与锁环之间设置坐封剪钉,坐封缸套与缸套座及下接头之间连接。在下缸套与锁环座之间安装有密封胶筒及隔环,在坐封柱塞与缸套座之间安装有坐封柱塞座。在上缸套、中缸套和下缸套上均开有进液孔,分别连通各平衡液压腔与油套环形空间,通过各缸套上的进液孔将环空井筒内压能传入平衡液压腔,并在平衡液压腔内产生向上的平衡力,阻抗密封胶筒因受上压作用产生向下运动,进而避免封隔器解封失效。在内中心管上开有进液孔,连通坐封液压腔,传递地面注入压力,为封隔器胀封提供推力。在各个密封位置安装有密封圈,起到密封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是:将水力平衡式抗上压井下分层封隔器连接于注水井(或采油井)工作管柱上,下入井内预定层位。地面经井内工作管柱加液压,泵注液压经内中心管进液孔作用在坐封柱塞上,使坐封柱塞、锁环受到向上的推力作用,当推力达到一定值时,坐封剪钉被剪断,坐封柱塞推动锁环、隔环一起上行,压缩密封胶筒向外扩张直至与井内套管内壁密封,封隔油、套管环形空间,对井内油层间起到分隔密封作用,并且锁环座将锁环锁住不动,使密封胶筒一直处于密封状态。当封隔器密封胶筒上部压力增大时,对密封胶筒产生向下的推力,该推力经锁环、锁环座、外中心管、上平衡柱塞作用在解封剪钉上,使解封剪钉受到向下的拉力。同时,作用在密封胶筒上部的压力经三个进液孔传入三个平衡液压腔内,分别作用在三个平衡柱塞上,产生向上的平衡力,该平衡力经外中心管、锁环座、锁环、隔环传递到密封胶筒上,阻抗密封胶筒向下的作用力,抵消解封剪钉所受的拉力,避免密封胶筒因受上部压力高,迫使解封剪钉被剪断而造成封隔器意外解封的井下事故。当水力平衡式抗上压井下分层封隔器需要解封时,上提井内工作管柱,依靠密封胶筒与井内套管内壁产生向下的摩擦力,该摩擦力通过密封胶筒、锁环、锁环座、外中心管传递给解封剪钉,使解封剪钉受到向下的拉力,当拉力足够大时,解封剪钉被剪断,上平衡柱塞、外中心管、锁环座、锁环等组件一起下行,解除对密封胶筒的压缩力束缚,密封胶筒外径依靠自身弹力收缩,实现封隔器解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思路创新,结构设计新颖,该实用新型有效利用油水井自身具有的压能,通过多个平衡液压腔产生足够的平衡力,有效抵抗封隔器上压作用,确保封隔器在高上压作用下安全工作不解封,可广泛用于油井分层找、堵水,水井分层注水等措施生产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接头,2.密封圈,3.上缸套,4.上平衡柱塞,5.解封剪钉,6.中缸套,7.限位卡块,8.中平衡柱塞,9.下缸套,10.下平衡柱塞,11.密封胶筒,12.隔环,13.内中心管,14.外中心管,15.锁环座,16.坐封剪钉,17.锁环,18.坐封缸套,19.坐封柱塞,20.坐封柱塞座,21.缸套座,22.下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上接头1外壁下端依次连接上缸套3、中缸套6、下缸套9,上接头内壁下端依次连接内中心管13及下接头22,外中心管14顺次与上平衡柱塞4螺纹连接、与中平衡柱塞8及下平衡柱塞10经限位卡块7连接、与锁环座15螺纹连接。外中心管14依次与上缸套3、中缸套6、下缸套9密封装配,内中心管13与外中心管14同心安装并可以沿轴向相对滑动,上平衡柱塞4、中平衡柱塞8、下平衡柱塞10与上缸套3、中缸套6、下缸套9及与外中心管14之间密封装配并形成三个平衡液压腔。上缸套3与上平衡柱塞4之间设置解封剪钉5,锁环17与坐封柱塞19连接,锁环座15与锁环17之间设置坐封剪钉16,坐封缸套18与缸套座21及下接头22连接。在下缸套9与锁环座15之间安装有密封胶筒11及隔环12,在坐封柱塞19与缸套座21之间安装有坐封柱塞座20,在上缸套3、中缸套6和下缸套9上均开有进液孔A、B、C,分别连通三个平衡液压腔与油套环形空间,在内中心管上开有进液孔D,连通坐封液压腔,在各个密封位置安装有密封圈2。在密封胶筒11处于密封状态下,当密封胶筒11上部压力增高对密封胶筒11产生向下的推力时,密封胶筒11上部的压力经A、B、C进液孔分别作用在4、8、10三个平衡柱塞上产生向上的平衡力,阻抗密封胶筒11下行解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博洋,未经梁博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70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