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热水箱及热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6972.6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7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吴静龙;龙陆平;王洪;黄志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28427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箱 热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水箱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换热水箱及热水机。
背景技术
常见的承压式水箱一般包括外壳、保温层、内胆及盘管。外壳上设有出水口、进水口、冷媒入口及冷媒出口以实现水路循环及制冷剂循环。当作热水机系统中的换热器所用;在整个水箱中,作为换热器的盘管流通制冷剂,盘管外、水箱内为蓄水空间。水箱的进水口连着市政管网供水口,热水从出水口流出。
在水箱的热水系统中高温高压的冷媒流入到水箱冷媒进口经过完整的盘管通道后变成高压低温冷媒从冷媒出口流出。在整个换热过程中形成水路循环及制冷剂循环从而可实现水箱内水升温的效果。但由于水箱的进水口直接跟市政管网直接连接,因此水箱内的水始终保持补水状态,当用户需求热水量不多时,机组仍然需要将整个水箱内的水加热到高温,这样产生了能量浪费且延长了用户等待热水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水箱,旨在现有的换热水箱只能将整个水箱的水加热而导致能量浪费且供水速度慢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水箱,该换热水箱包括箱体、换热管、补水管及出水管,所述箱体具有呈隔开设置的换热腔和蓄水腔;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换热腔中,包括换热媒输入管、换热媒输出管;所述补水管连通所述换热腔,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蓄水腔;所述换热水箱还包括连通所述换热腔及所述蓄水腔的连接通道,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连接通道启闭的通断阀。
优选地,所述箱体内设有密封隔板,所述密封隔板将所述箱体内部隔为所述换热腔和所述蓄水腔。
优选地,所述箱体包括外壳、内胆及填充于所述外壳、内胆之间的保温材料;所述密封隔板包括承重层与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夹设于所述承重层之间。
优选地,所述密封隔板将所述箱体内部隔为呈上下设置的所述换热腔和所述蓄水腔,且所述换热腔位于所述蓄水腔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换热水箱还包括与所述通断阀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换热腔内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所述蓄水腔内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水位传感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检测的水温信号和/或水位信号,来控制所述通断阀。
优选地所述蓄水腔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两个不同高度的水位点,每个所述水位点处设有所述水位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连接通道为连通所述换热腔及所述蓄水腔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置在所述箱体外,所述通断阀为电磁阀,所述连接管串接有所述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一端设置在所述换热腔的底部,另一端设置的所述蓄水腔的顶部;所述出水管设置在所述蓄水腔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换热管为螺旋盘管。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热水机,该热水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换热水箱。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换热水箱内部容腔设置为换热腔和蓄水腔,以换热腔的容积作为加热单位,可以满足用户不同的用水量的要求,减少了热量的浪费,同时也提高了供水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换热水箱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水箱,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该换热水箱包括箱体1、换热管2、补水管112及出水管122,所述箱体1具有呈隔开设置的换热腔11和蓄水腔12;所述换热管2设置在所述换热腔11中,包括换热媒输入管21、换热媒输出管22。补水管112连通换热腔11,出水管122连通蓄水腔12;本实施例换热水箱还包括连通换热腔11及蓄水腔12的连接通道(未标示),以及用于控制连接通道启闭的通断阀4。可以理解的是,通断阀4也可为其他控制启闭的装置,如闸门等,本实用新型在此不作限定。具体地,蓄水腔12中没有设置换热管2,换热腔11的容积小于蓄水腔12的容积。换热水箱工作时,换热媒从换热媒输入管21输入换热管2,然后从换热媒输出管22输出,以形成换热媒循环回路。在换热媒循环的过程中,水首先在换热腔11中与换热管2换热,等换热腔11内的水加热到预设温度后再排入蓄水腔12,若蓄水腔12内的热水未达到设定的容量则换热腔11进行下一轮加热,直至蓄水腔12内的热水蓄积到设定容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未经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69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火防水隔音实木门板
- 下一篇:一种防夹手推拉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