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生物滤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3734.X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9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吴红斌;刘春棋;於洪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红斌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郑明星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生物 滤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滤池,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生物滤池,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物滤池是由碎石或塑料制品填料构成的生物处理构筑物,污水与填料表面上生长的微生物膜间隙接触,使污水得到净化。生物滤池的处理效果好,微生物能够依靠填料中的有机质生长,无须另外投加营养剂,采用组装式结构易运输,不产生二次污染,能耗低。但是生物滤池的填料易堵塞,因此有必要在使用生物滤池时先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大量固体物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成本低、水处理效果好的组合式生物滤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组合式生物滤池,所述滤池主要由用于去除污染因子的反硝化池、用于去除污染因子的曝气生物滤池、用于污水中磷的去除的沉淀池以及用于进水与池底的污泥进行水力混合的进水配水装置;所述曝气生物滤池设置在反硝化池和沉淀池之间;所述进水配水装置设置在曝气生物池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反硝化池底部为双层斜管结构,其中包括用于作为生物填料的同时用于出水的固液分离的上层斜管和用于底部高浓度活性污泥分离的下层斜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沉淀池具有混合区、絮凝区、分离沉淀区、污泥区和出水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分离沉淀区采用斜管沉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反硝化池内悬挂弹性填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曝气生物滤池内填充悬浮滤料,填充率≥30%。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生物滤池,增大了生物滤池的容积负荷,使生物滤池去除效率大大提高;另外,运行过程中,通过进水配水装置得到的强烈的水、气流的作用下,生物膜内的生物大多停留在细菌、菌胶团、原生生物阶段,一些附着型生物及水生生物难以在滤料内生长,而且由于生物膜厚度较薄,可维持较高的活性,有利于对水中污染因子的去除。相对传统的生物滤池,该生物滤池可以达到较高滤速,在水力停留时间20~30min的情况下,即可达到满意的去除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生物滤池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反硝化池;2、曝气生物滤池;3、高效沉淀池;4、进水配水装置;5、混合区;6、絮凝区;7、分离沉淀区;8、污泥区;9、出水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组合式生物滤池,所述滤池主要由反硝化池1、曝气生物滤池2、高效沉淀池3以及用于进水与池底的污泥进行水力混合的进水配水装置4组成,其中反硝化池1与曝气生物滤池2的组合主要用于COD、氨氮等污染因子的去除,高效沉淀池主要用于污水中磷的去除,同时作为保障措施,确保出水的COD、SS等指标的稳定达标。
反硝化池1是一种上向流的固定床生物膜与活性污泥的复合工艺,兼具极佳的反硝化及COD去除功能;其核心工艺采用双层斜管填料并采用二级串联反硝化池结构,双层斜管不但提供了供生物吸附的表面,而且起到SS截留的功能;在反硝化池内悬挂弹性填料。
原水由池底部进入反硝化池1,在池底部聚集了高浓度的活性污泥,通过进水配水装置使进水与池底的污泥进行水力混合,进水通过与高浓度的活性污泥进行接触,同时起到SS截留、反硝化及水解酸化的作用。底层斜管,可保持底部较高的污泥浓度,同时改性的斜管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其上也生长了大量的微生物,可起到生物代谢的作用。上层斜管同时作为生物填料,也起到固液分离的作用,可使反硝化池出水的SS达到后续设备的进水要求,延长后续滤池的冲洗周期。由于该池同时具有截留SS,去除COD的功能,会产生一定量的剩余污泥,污泥主要通过池底部的穿孔排泥管排。
进水配水装置4对池底部的污泥进行适当的搅动,既改善了进水与污泥的有效接触,又提高的污泥的活性。
曝气生物滤池2是一种淹没式上向流生物滤池,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流程简单、反冲洗耗水耗气量小、填料经久耐用、有效防止原水堵塞,运行管理方便,土建及运行费用低等一系列优点。其滤料为悬浮细小颗粒,曝气生物滤池可采用混凝土形式或钢制设备形式,由于滤料比重轻,悬浮于水,该滤料填充率≥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红斌,未经吴红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37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移动式一体化多功能污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多层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