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密型血氧监护仪用线缆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43449.8 | 申请日: | 2015-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7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高秀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秀强 |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17;H01B7/18;H01B3/4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密 型血氧 监护 线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加密型血氧监护仪用线缆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健康意识的提高,国内各医疗机构对于监护仪周边配件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目前市场所用的体温测试线均为两芯线结构,有两个明显缺点,一、加工时需用树脂固定,影响测试精度,二、外部干扰大时影响精度;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体温测试线进行改进。体温是人体监护仪的重要参数,应用广泛,我们公司有较多的产品涉及体温监护领域,有较广阔的市场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确保测试准确,避免测试参数失真的加密型血氧监护仪用线缆结构。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加密型血氧监护仪用线缆结构,包括由内到外设置的导体层,绝缘层,屏蔽层以及外护套层,所述导体层包括导体以及加密导体,所述导体层与所述绝缘层之间还设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采用纤维丝结构。
作为优化,所述导体层为锡铜合金或铜导体结构,所述铜线导体与所述填充层相互绞合。
作为优化,所述填充层采用辐照交联聚烯烃护套料挤制而成。
作为优化,所述屏蔽层采用由退火镀锡铜丝编织而成。
作为优化,所述外护套层采用低烟无卤外套结构。
作为优化,所述加密导体与血氧监护仪内的加密芯片相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原有产品进行了改进优化,使设备具有识别功能,确保测试准确,避免测试参数失真。优势主要表现在:1.增加加密芯线,使设备的加密功能实现—通过对产品进行改进,拟在附件中增加识别芯片,以保证测试参数更加准确,而且可以确保不影响附件功能,这项技术将在血氧监护仪上实现,所以血氧监护仪与附件连接的线材也要作相应改进;2.加抗拉填充,提高产品的弯折性能:使用高强度的纤维丝做为抗拉填充,使产品外观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加密型血氧监护仪用线缆结构,包括由内到外设置的导体层,绝缘层2,屏蔽层3以及外护套层4,所述导体层包括导体1以及加密导体6,所述导体层与所述绝缘层2之间还设有填充层5,所述填充层5采用纤维丝结构。所述导体层1为锡铜合金或铜导体结构,所述铜线导体与所述填充层5相互绞合。所述填充层5采用辐照交联聚烯烃护套料挤制而成。所述屏蔽层3采用由退火镀锡铜丝编织而成。所述外护套层4采用低烟无卤外套结构。所述加密导体6与血氧监护仪内的加密芯片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原有产品进行了改进优化,使设备具有识别功能,确保测试准确,避免测试参数失真。优势主要表现在:1.增加加密芯线,使设备的加密功能实现—通过对产品进行改进,拟在附件中增加识别芯片,以保证测试参数更加准确,而且可以确保不影响附件功能,这项技术将在血氧监护仪上实现,所以血氧监护仪与附件连接的线材也要作相应改进;2.加抗拉填充,提高产品的弯折性能:使用高强度的纤维丝做为抗拉填充,使产品外观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秀强,未经高秀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34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