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热保温冒口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3438.X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9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刘伯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卡斯美特铸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热 保温 冒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冒口铸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发热保温冒口套。
背景技术
用低导热材料制作的冒口叫保温冒口。与普通冒口比,保温冒口内金属液凝固时间长、补缩效果好、补缩能力强、保温性能好、耐火度高、重烧线收缩小,使用方便、无环境污染、便于推广等优点。
在铸钢件的生产中,铸件的缩松、缩孔、夹渣等缺陷是制约铸钢件生产的一大难题,他直接影响到铸钢件的内在质量和工艺出品率,而工艺出品率是影响铸件成本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补缩技术是直接影响铸件工艺出品率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铸钢件在凝固过程中存在液态收缩与固态收缩,为了保证铸钢件获得致密的组织,在铸钢件的生产过程中,保证补缩通道畅通,确保铸件凝固过程中足够的钢水补充是铸钢工艺必须的措施,采用冒口补缩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它需要为铸件凝固过程提供足够的钢水,保证铸件完全凝固后获得致密组织,从而获得性能良好的铸件。
传统的铸钢件冒口补缩技术是采用普通砂型冒口,它是直接用模具成型,没有其它保温材料。冒口在补缩过程中自身也由外向内的凝固过程,所以实际的有效补缩钢水占冒口总容积的比例很小,约为4—10%。为了获得致密的铸件组织,传统的铸钢工艺必须采用较大的冒口来满足铸件的补缩,在一些热节部位,有时无法设置冒口,会存在缩孔或缩松缺陷,影响铸件内在质量。现有的发热保温冒口套补缩效率低,冒口使用尺寸较大,尤其在使用多触头高压造型生产线上生产法兰盘等难补缩的铸件时,目前的冒口在满足热节补缩需求的时候,最大直径往往大于铸型内腔到法兰盘外缘的最大距离,冒口模型无法拔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热保温冒口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热保温冒口套,包括冒口套本体、冒口套上部、冒口套中部、冒口套下部、保温层、发热层、冒口开口,所述冒口套上部设置在冒口套中部的顶部,所述冒口套下部设置在冒口套中部的下端,所述保温层设置在冒口套本体的外壁上,所述发热层设置在冒口套本体的内壁上,所述冒口开口设置在冒口套中部和冒口套下部的内腔中,所述出气孔设置在冒口套上部的边缘上,所述加固架通过支撑架与保温层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冒口套下部设置为向内收缩的锥形口。
优选的,所述发热层由发热剂和泡沫发泡颗粒组成,所述发热剂和泡沫发泡颗粒的体积比为:3-8:7-5,所述发热剂是由铝粉20-30%、铁精矿粉10-20%、氧化铁15-25%、硝酸钠5-10%、硝酸钾6-10%、氟化钠<10%、铝灰10-15%、铝钒土20-30%按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是由粉炭灰71-75%、珍珠岩15-20%、水玻璃7-10%、石英砂80-85、城市无机污泥10-15%、硼砂10-20%、糊精30-50%、木质素10-20%、空心微珠20-30%、点火剂10-20%、粘结剂20-30%按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
优选的,所述冒口套本体由左冒口套和右冒口套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发热保温冒口套,由于在冒口套上部设有出气孔,因此具有排渣、排气、补缩等作用;由于冒口套本体是由左冒口套和右冒口套组成,所以容易清楚冒口内壁的污垢;由于在保温层外设有固定架,所以该发热冒口套坚固;外铸件在凝固过程中由于发热层中的发热剂等材料发生化学反应,使冒口内的金属液持续发热,使金属液温度提高,从而延长凝固时间,提高补缩效果;由于该冒口套添加保温层和发热层,所以冒口内钢水的凝固时间远大于铸件凝固时间,有效钢水的比例就大大增加,约为80%,这样冒口的容积尺寸就可减少,节约钢水,再配套保温发热覆盖剂和易切割片,铸件工艺出品率可提高到75%以上;在满足铸件所需要的模数的情况下,该发热保温冒口套最大尺寸比较小,能最大限度的适应设备与铸件之间的冒口拔出要求,同时还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强度高和适应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热保温冒口套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冒口套本体、2冒口套上部、3冒口套中部、4冒口套下部、5保温层、6发热层、7冒口开口、8出气孔、9加固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卡斯美特铸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卡斯美特铸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34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壳体铸造用组芯结构
- 下一篇:水泵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