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皮带机大行轮制造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2921.6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9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何志宏;徐征;范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43023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皮带机 大行轮 制造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行轮专用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皮带机大行轮制造模具。
背景技术
移动皮带机是一种工效高,使用,机动性好的连续输送装卸设备。主要用于装卸地点经常变更动的场所,如:港口、码头、车站、煤场、仓库、建筑工地、沙石料场、农场等,适用于散状物料或成件物品的短途运输和装卸工作,是散货传送堆砌的重要装备之一。移动皮带机的大行轮制造过程较为繁琐,尤其在焊接轮辐如何保证其焊接处的不变形,且如何保证轮缘与轮中心的同心问题是个难题,若能研究出行而有效的大行轮制造模具,使其轮缘与轮辐定位,并保证模具将轮缘定位后使其与轮中心同心,既能解决轮缘与轮辐的焊接变形,也能保证外圆与中心的同心,很大程度上能够保证大行轮的制造质量,并缩短大行轮的制作工期。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110430966.5,申请日:2011.12.20,公开了轮轴定位装置及其方法,在试验台与轮轴、车轮对应位置处统一标定刻度线,通过针对轮轴的垂向定位装置,以实现轮轴与试验台之间的垂向同心度和保证所粘贴应力检测片的垂直度。定位方法是在进行轮轴疲劳试验的试验台上标定出平台中心、平台径向刻度线和平台圆周刻度线;在被试轮轴上标定出粘贴应力检测片的位置线,在车轮上标定出车轮中心和车轮径向线;在平台中心处设置有可垂向升降的、并与被试轮轴的中心孔相匹配的定位顶头;参照平台中心确定驱动电机的安装位置;由定位顶头垂向顶起被试轮轴和车轮,参照平台径向刻度线与车轮径向线、平台圆周刻度线与车轮边缘,以确定试验台与被试轮轴、车轮的同心度;在位置线处粘贴应力检测片。其不足之处是:a、不是用于焊接式行轮制造过程中的定位装置;b、虽然该装置也起到保证同心度的作用,但对于轮辐条与轮体、轮毂之间的圆周式多处焊接时不能起到定位固定防止变形的作用;c、该装置应用到的车轮的轮毂与皮带机大行轮轮毂形状结构不同;d、该装置若应用到皮带机大行轮制造焊接过程中的定位,其投入成本较大,不经济。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移动皮带机的大行轮轮辐条在其焊接时易变形,且轮体与轮中心不易同心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皮带机大行轮制造模具,它能够保证移动皮带机的大行轮轮辐条在其与轮体、轮毂焊接时不变形,能够保证轮体与轮中心、轮毂的同心。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移动皮带机大行轮制造模具,包括工作平台,它还包括定位调节结构和定心轴,其中,所述的定心轴穿过轮毂,底端设置在工作平台的中心孔上;轮体以工作平台的中心孔为圆心,放置在所述的工作平台上,所述的轮体的内圆侧,在所述的工作平台上,均匀设有所述的定位调节结构;所述的轮体的外圆侧均匀设有所述的定位调节结构,与所述的轮体的内圆侧设置的定位调节结构交错开,对轮体起到调节、定位、固定作用,并防止轮体在所述的模具上焊接时变形,所述的轮体内圆侧与轮辐条的一端连接,轮辐条的另一端与轮毂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调节基座、调节零件I、基座支承块和调节零件II,调节零件II穿过调节基座的中心孔,与调节零件I连接,所述的调节零件I固定连接在调节基座的一侧,调节基座的另一侧的两边,分别设置有一个基座支承块。
优选地,所述调节基座的中心孔为螺孔状,所述的调节零件II的一端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调节零件I设有内孔螺纹,与所述的调节零件II的外螺纹相配合,共同起到调节作用,所述的调节零件I焊接在调节基座的一侧,所述的基座支承块以调节基座的另一侧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调节基座的另一侧的两边,即,调节基座的另一侧的两边分别焊接一个基座支承块,所述的基座支承块为三角形钢板,所述的调节基座为长方形钢板,所述的调节基座的底部和基座支承块的底部均焊接在工作平台上,起到定位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的工作平台的中心孔为圆形的通孔,内设一圈台阶,其台阶用于安装两套轴承时轴向定位,为安装定心轴提供条件。
优选地,所述的定心轴上依次设有第一柱体、第二柱体、第三柱体、第四柱体、第五柱体、第六柱体和第七柱体;所述的定心轴的底部,第六柱体和第七柱体设置在工作平台上的中心孔内,所述的第七柱体的外侧设有轴承内圈定位结构II,所述的轴承内圈定位结构II的内径与所述的第七柱体的直径相配合,外径小于所述的中心孔的内径相配合;所述的轴承内圈定位结构II可以为螺母、卡簧或轴用挡圈;用以固定定心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马鞍山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29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