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合式驱动牙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2863.7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7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市澄海区双星玩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H17/26 | 分类号: | A63H17/26;A63H2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晓霞 |
地址: | 5158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合 驱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合式驱动牙箱。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玩具车的牙箱由壳体和壳体内部放置的驱动机构(电机)、传动机构构成,对于壳体内部结构的设置都不够合理,虽然壳体与驱动机构或传动机构的传动毫无关系,但是壳体的结构对内部的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的定位是有影响的,如果壳体内部结构使得驱动机构(电机)与传动机构的分布过于分散,不但会占用较大空间,玩具车的重量也比较重,导致玩具车非常耗费电能,可运行的时间短;而且不能保证齿轮平稳转动,车子在前进、后退或转弯时不能保持平衡。
同时,在车子发生突发状况齿轮被突然卡死时,电机因没有设置保护设施而突然被卡死,停止转动,导致电机受损,缩短电机寿命及电池的使用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合式驱动牙箱,其设计精巧,减少其占用空间,车子可保持平稳运动,电机寿命及电池使用时间延长。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离合式驱动牙箱,包括壳体、电机与传动机构,所述电机与传动机构设置于壳体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离合片、电机齿轮、过渡齿轮组、输出大齿轮及连接输出大齿轮的输出轴,所述电机与电机齿轮通过一传动轴连接,所述离合片套设于电机转动轴上并位于电机与电机齿轮之间,所述过渡齿轮组分别与电机齿轮及输出大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齿轮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过渡齿轮与第二过渡齿轮,所述第一过渡齿轮与输出大齿轮设置于同一轴线上,所述第二过渡齿轮与电机齿轮设置于另一同一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渡齿轮及第二过渡齿轮分别包括一大齿轮和一小齿轮;所述第一过渡齿轮的大齿轮与电机齿轮啮合,其小齿轮与第二过渡齿轮的大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过渡齿轮的小齿轮与输出大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渡齿轮及第二过渡齿轮的大齿轮及小齿轮均为直齿圆柱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对应于电机的位置设置有一开口;所述下壳体内部设有分别用于放置电机与传动机构的座槽,且在对应于输出轴的位置设有供输出轴穿过的穿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离合片的设置,保证电机不会在车子发生突发状况时被突然卡死,保持小电流工作状态,从而延长电机的寿命及电池的使用时间;通过壳体、电机及传动机构精巧设计,减少其占用玩具车的空间,并减轻了玩具车的重量,从而使得玩具车耗费的电能减少;通过下壳体内部座槽的设置,保证电机与传动机构处于固定的位置,从而保证齿轮平稳转动,实现车子前进、后退或转弯时都能保持平衡。
上述是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牙箱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牙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离合式驱动牙箱,包括壳体1、电机2与传动机构,所述电机2与传动机构设置于壳体1内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离合片31、电机齿轮32、过渡齿轮组33、输出大齿轮34及连接输出大齿轮34的输出轴35,所述电机2与电机齿轮32通过一传动轴21连接,所述离合片31套设于电机2的转动轴21上并位于电机2与电机齿轮32之间,所述过渡齿轮组33分别与电机齿轮32及输出大齿轮34啮合。
所述过渡齿轮组3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过渡齿轮331与第二过渡齿轮332,所述第一过渡齿轮331与输出大齿轮34设置于同一轴线上,所述第二过渡齿轮332与电机齿轮32设置于另一同一轴线上。所述第一过渡齿轮331及第二过渡齿轮332分别包括一大齿轮和一小齿轮;所述第一过渡齿轮331的大齿轮3311与电机齿轮32啮合,其小齿轮3312与第二过渡齿轮332的大齿轮3321啮合;所述第二过渡齿轮332的小齿轮3322与输出大齿轮34啮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渡齿轮331及第二过渡齿轮332的大齿轮及小齿轮均为直齿圆柱齿轮。
所述壳体1包括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所述上壳体11对应于电机2的位置设置有一开口111;所述下壳体12内部设有分别用于放置电机2与传动机构的座槽,分别为第一座槽121与第二座槽122,且在对应于输出轴35的位置设有供输出轴35穿过的穿孔1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市澄海区双星玩具有限公司,未经汕头市澄海区双星玩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28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