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低碳高效池塘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0546.1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4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叶雪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绿洋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C12M1/107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 34105 | 代理人: | 程霏 |
地址: | 244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产 养殖 高效 池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品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低碳高效池塘。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人口在不断增加,水资源会很快成为限制许多行业的因素,食品生产所需的营养成本将进一步增加,东南亚国家对高质量水产品需求将大幅度地增加,捕捞业将保持现状或呈下降趋势,养殖水产品将占主要市场。同时农业,尤其是水产养殖业用水成本增加,环境压力加大。 21世纪农业生产的最大挑战是利用更少的资源,生产出3倍以上的产品。世界银行全球渔业计划—2030年渔业项目初步提出:今后10-15年世界水产养殖量必须增加100%,以满足人们对水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对于水资源,必须重新评估所有农业生产系统的效率,权衡资源分配再利用。生产者要在提高生产效率上创新,而不是提高生产数量;制定与产量和效益有关的明确目标,尽可能采用少消耗水资源的标准;开发改良水质标准的技术;测定用水的真正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水资源的利用不足导致能耗过高和不能综合利用各种资源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低碳高效池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低碳高效池塘,包括池塘,所述池塘的底部固接若干隔断,所述隔断和池塘的四周均不相连;所述隔断与隔断之间、隔断与池塘侧壁之间的底部设有U型槽,所述U型槽内设有增氧装置;所述池塘的前端固接水流驱动装置,所述池塘的后部为沉淀区,所述沉淀区的上方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上设有行车吸收泵;所述池塘的沉淀区与隔断之间设有至少二层金属拦网;所述池塘的侧边固接有至少三个水池,靠近沉淀区的水池为吸污沉淀池,所述吸污沉淀池旁为沼气池,所述沼气池旁为二次肥水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流驱动装置上设有若干喷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行车吸收泵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方固接与轨道相适配的滑板,所述底座上方固接吸收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增氧装置包括与U型槽相适配的底板,所述底板中间固接挡气板,所述挡气板的两侧固接若干曝气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沼气池设有补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沼气池上设有通向二次肥水池的溢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吸污沉淀池设有通向二次肥水池的排水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池塘的沉淀区的底部设有离心式吸收泵。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结构的池塘与传统模式相比,池塘中养殖鱼类始终在溶氧高的流水中生长,其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单产高,饲料系数低,防病治病容易,生产管理简单,起捕方便。适宜多品种,多规格养殖,做到均衡上市,加速资金周转,生产成本可以降低35%。该技术的最大优势是能有效地收集75%鱼类代谢物和残剩的饲料,确保池塘本身的良性循环,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从而实现水产养殖业的低碳高效,可持续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行车吸收泵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增氧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所示:1 池塘,2 隔断,3 U型槽,4 水流驱动装置,5 轨道,6 行车吸收泵,7 增氧装置,11 吸污沉淀池,12 沼气池,13 二次肥水池,61 底座,62 滑板,63 吸收泵,71 底板,72 挡气板,73 曝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低碳高效池塘,包括池塘1,所述池塘1的底部固接若干隔断2,所述隔断2和池塘1的四周均不相连;所述隔断2与隔断2之间、隔断2与池塘侧壁之间的底部设有U型槽3,所述U型槽3内设有增氧装置7;所述池塘1的前端固接水流驱动装置4,所述池塘1的后部为沉淀区,所述沉淀区的上方设有轨道5,所述轨道5上设有行车吸收泵6;所述池塘的沉淀区与隔断2之间设有至少二层金属拦网;所述池塘的侧边固接有至少三个水池,靠近沉淀区的水池为吸污沉淀池11,所述吸污沉淀池11旁为沼气池12,所述沼气池12旁为二次肥水池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绿洋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绿洋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05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捷式水产品采样容器
- 下一篇:一种观赏水族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