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处理炉钢丝排线调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9848.7 | 申请日: | 201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6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钟贻星;陈永军;郑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兴伦钢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4 | 分类号: | C21D9/5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地址: | 31582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处理 钢丝 排线 调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处理炉排线调整器件,用于钢丝在热处理炉中的排线状态调整。
背景技术
钢丝进行一次拉拔后内部金属组织会发生变形和破裂,需要进行热处理才可以进行二次拉拔成型。热处理时使用明火炉进行奥氏体化处理,经过奥氏体化处理的钢丝,金属组织状态恢复,然后再经过淬火准备进行下一步的二次拉拔。钢丝在热处理炉中奥氏体化的状态直接决定二次拉拔的钢丝质量。钢丝需要平行排列在热处理炉的炉堂内均匀受热,才能均匀完成奥氏体化过程;如果在热处理炉中有钢丝相互交叉缠绕,那热处理后的钢丝内部组织得不到良好处理和恢复,会造成内部组织缺陷和二次拉拔时钢丝断线等问题,形成不良品,造成质量隐患和质量成本提升。以往处理热处理炉中相互交叉缠绕钢丝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使用从热处理炉侧面炉口用钩子将相互交叉缠绕的钢丝分开,由于炉温高、视野受限,这种方法难以操作且有可能造成操作工人烫伤;另一种方法是将相互交叉、缠绕的钢丝剪后重新穿线,这种方法需要很长时间进行重新穿线,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热处理炉排线调整器件,该器件应能快速、安全地调整热处理炉中相互交叉缠绕的钢丝,并具有安全、省力、高效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热处理炉钢丝排线调整器,其特征在于该钢丝排线调整器包括水平布置在热处理炉炉膛内的矩形框架、相互平行且间隔一定距离地固定在框架上的若干个撑条以及放置在所述撑条的上边且与撑条垂直布置的横条。
所述撑条的中间部位制作有一往下突出的凹口,所有撑条的凹口相互对齐后形成一凹槽,所述横条布置在凹槽中。
所述一定距离为5-1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与原操作方式相比,新型排线调整器件可以更快捷地自动调整热处理炉中交叉缠绕的钢丝,提升调整排线状态作业效率50%以上。
2)该排线调整器件简易可靠,可有效防止以往操作方法造成的烫伤安全事故,并无需人力参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发明人的思路是:设计的新型排线调整器件应当:1)满足轻便且可在高温状态下调整钢丝排列状态的强度要求;2)使用时可快捷地安装到运行中的钢丝上,不用时可快速取下;3)排线调整器件应安全牢固。
按照上述思路,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所示的热处理炉钢丝排线调整器中,矩形框架2水平布置在热处理炉炉膛内;若干个撑条2-1相互平行且间隔一定距离(推荐距离为5-10cm)布置,并且两端固定(通常焊接固定;撑条与钢丝运动方向保持基本平行)在框架上;横条3则放置在所述撑条的上边并且与所有撑条垂直布置。
为阻止撑条的横向移动,每个撑条中间部位制作有一往下突出的凹口2-2(带有凹口的整个撑条,其水平面上的投影为一条直线),所有撑条的凹口相互对齐后形成一凹槽,所述横条横卧布置在凹槽中。这样,利用凹槽的壁部,可以有效阻止横条的横向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在热处理炉中的多根钢丝1,以一定速度从矩形框架下方进入(图中是从左至右方向,如箭头所示),接着往上翻过横条之后,再往下由矩形框架下方离开;由于每两个撑条之间的空间作为一根钢丝的运动空间,所以原先相互交叉缠绕的钢丝经过该排线调整器后,即调整为排列整齐的钢丝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兴伦钢丝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兴伦钢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98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铟湿法车间富铟原料的生产系统
- 下一篇:转炉除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