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引器血管抓钳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39418.5 | 申请日: | 2015-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4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孟哲;李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哲;李胜 |
| 主分类号: | A61B17/29 | 分类号: | A61B17/29;A61B17/122;A61M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7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引 血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管抓钳,具体是一种吸引器血管抓钳。
背景技术
腹腔镜手术的难点是,手术时容易损伤血管,从而使得血液流出将腹腔镜的镜头模糊,同时操作空间有限,不易止血,如果止血时视野清晰,手术的难度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引器血管抓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引器血管抓钳,包括血管钳、连接杆、吸引器管A、转盘连接件、吸引器开关、吸引器管B、血管钳开关和吸引器转动盘,所述转盘连接件的内部设有吸引器转动盘,且转盘连接件上密封连接成一定角度的吸引器管A和吸引器管B,其中吸引器转动盘上设有两个开口,吸引器转动盘顶部连接吸引器开关,吸引器转动盘上的两个开口分别对应吸引器管A和吸引器管B的管口;所述吸引器管A的端口上设有血管钳,血管钳的活动段连接连接杆的一端,而连接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血管钳开关,所述血管钳开关的中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转盘连接件的外表面上,通过杠杆原理实现血管钳开关的开合,血管钳开关设置在吸引器管B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引器管B的底部设有吸气口,通过在吸气口上连接吸引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装置上的血管钳开关设置在吸引器管B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引器管B为手柄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血管钳开关和吸引器管B之间设置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血管钳和连接杆均设置在硬质套管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硬质套管的外径小于等于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在血管钳上增设吸引器装置,将手术中产生的积血能够被被及时的排出,使得腹腔镜能够提供清晰的画面,从而让血管钳在工作时,更加准确,减少患者的痛苦,从而提高手术精准性和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吸引器转动盘与吸引器管A和吸引器管B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吸引器血管抓钳,包括血管钳1、连接杆2、吸引器管A3、转盘连接件4、吸引器开关5、吸引器管B6、吸气口7、血管钳开关8、吸引器转动盘9,所述转盘连接件4的内部设有吸引器转动盘9,且转盘连接件4上密封连接成一定角度的吸引器管A3和吸引器管B6,其中吸引器转动盘9上设有两个开口,通过拨动吸引器转动盘9顶部连接的吸引器开关5,调整引器转动盘9上两个开口的位置,置的两个开口分别对应吸引器管A3和吸引器管B6的管口,从而实现吸引器管整体上的导通,以便于输血,所述吸引器管B6的底部设有吸气口7,通过在吸气口7上连接吸引源,使得内部积血能够被吸出;
所述吸引器管A3的端口上设有血管钳1,血管钳1的活动段连接连接杆2的一端,而连接杆2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血管钳开关8,所述血管钳开关8的中部通过销轴10活动连接在转盘连接件4的外表面上,通过杠杆原理实现血管钳开关8的开合,血管钳开关8设置在吸引器管B6的一侧,其中吸引器管B6为手柄式,以便于操作,所述血管钳开关8和吸引器管B6之间设置弹簧11,便于血管钳开关8的复位,使得操作更加方便。
所述血管钳1和连接杆2均设置在硬质套管12内部,硬质套管12的外径小于等于10mm,从而将内部结构与外部隔绝,使得设备使用更加安全和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在血管钳1上增设吸引器装置,将手术中产生的积血能够被被及时的排出,使得腹腔镜能够提供清晰的画面,从而让血管钳1在工作时,更加准确,减少患者的痛苦,从而提高手术精准性和成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哲;李胜,未经孟哲;李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94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