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铆接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9089.4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0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明;戴秋生;杨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荣科钣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02 | 分类号: | B21D3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2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铆接 | ||
技术领域
机械治具领域,特别是一种铆接治具。
背景技术
为了连接点焊不能或难于连接的那些轻金属材料,以及实现板料连接的快速性、自动化等,无铆钉铆接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无铆钉铆接可以和粘接联合使用形成高强度、高刚度的连接,无铆钉铆接还可以不破坏镀层或存在夹层的板料,不发热,不发光,铆接设备和模具可以重复使用,只要设备、模具设计和使用得当,它们可以有很高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对于铝合金或铝镁合金等轻金属材料,市场急需这样的治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薄铜材和薄铝材铆接在一起的铆接治具,且铆接过程不破坏镀层或存在夹层的板料,不发热,不发光。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铆接治具,包括: 设有凸点的第一零件,设有对应于凸点的通孔的第二零件,铆接上模,铆接下模, 置于铆接上模上并用于将第一零件、第二零件铆接的铆接冲头,连接于铆接冲头的压力机,置于铆接下模上并对应凸点的定位凸点。
前述的一种铆接治具,凸点的直径为3.3mm,高度约为1.0mm。
前述的一种铆接治具,凸点和定位凸点至少为一个。
前述的一种铆接治具,凸点和定位凸点为两个。
前述的一种铆接治具铆接冲头为球面冲头。
前述的一种铆接治具,凸点经过铆接冲头冲压后的直径比通孔直径大0.5-0.8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将薄铜材和薄铝材铆接在一起的铆接治具,且铆接过程不破坏镀层或存在夹层的板料,不发热,不发光,铆接治具结构简单,可重复使用,不仅提高效率,也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 第一零件,2 第二零件,3 铆接上模,4 铆接下模,5 铆接冲头,6 定位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一种铆接治具,包括: 设有凸点的第一零件1,设有对应于凸点的通孔的第二零件2,铆接上模3,铆接下模4, 置于铆接上模3上并用于将第一零件1、第二零件2铆接的铆接冲头5,连接于铆接冲头5的压力机,置于铆接下模4上并对应凸点的定位凸点6。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零件1为2.0mm铝材,第二零件2为0.5mm铜材。为了避免薄铝材变形,凸点的直径为3.3mm,高度约为1.0mm,凸点和定位凸点6至少为一个,作为一种优选,凸点和定位凸点6为两个。
作为一种优选,避免将薄材冲出裂痕,减缓冲击力,铆接冲头5为球面冲头,从而确保产品外观的完整。
前述的一种铆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第一零件1上打2个凸点,在第二零件2上打2个通孔;
(2)将第一零件1放在上述铆接下模4上,通过上铆接下模4上的定位凸点6与第一零件1上的凸点进行定位;
(3)将第二零件2放在第一零件1上,第二零件2上的通孔与第一零件1上的凸点进行定位,通过压力机将铆接冲头5压入凸点,完成铆接工作;凸点经过铆接冲头5冲压后的直径比通孔直径大0.5-0.8mm。。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将薄铜材和薄铝材铆接在一起的铆接治具和方法,且铆接过程不破坏镀层或存在夹层的板料,不发热,不发光,铆接治具结构简单,可重复使用,不仅提高效率,也降低成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荣科钣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荣科钣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90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缝管扩管顶杆的挡顶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模具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