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迅速降温的保温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8799.5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5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源;朱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王素琴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迅速 降温 保温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迅速降温的保温杯。
背景技术
现有的保温杯主要是指带夹层空腔的保温杯, 其结构包括杯体和杯盖, 杯体为内杯体、外杯体及两者间的夹层,夹层内抽真空,可隔绝空气,配合杯盖可使内杯体内的热水保温,而外杯体保持常温,利于手掌握持。其存在的不足是,仅具有保温功能而当急需饮水时不能快速降温。现有的降温杯与保温杯结构类似,其空腔中注入凉(冰)水或冰块,使内杯体内的,热水得到快速降温,其具有的不足是,仅利于水温降低,不能长时间对水进行保温。
因此,一种能够长时间对水进行保温,且在饮用时能够快速降温的保温杯的出现很有必要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能够长时间对水进行保温,且在饮用时能够快速降温的保温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迅速降温的保温杯,由杯盖、内胆和外壳组成,杯盖与内胆螺纹连接,杯盖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内胆的口部外侧设置有与杯盖内侧内螺纹相吻合的外螺纹,外壳分为上外壳和下外壳两部分,上外壳与内胆固定相连,下外壳与内胆螺纹连接,内胆的下半部分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下外壳的内壁设置有与内胆下半部分外表面外螺纹相吻合的内螺纹。
在本技术方案中,杯盖的作用是防止灰尘落入保温杯中,起到遮挡作用,而且还隔绝保温杯内热水与外界的接触,利于保温,方便携带;内胆的作用是用来盛放热水,内胆可以使用不同材料制成,比如玻璃、陶瓷或不锈钢;外壳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内胆不与外界碰撞,延长保温杯的使用寿命;杯盖与内胆的口部采用螺纹连接,便于杯盖的安装与拆卸,而且密封性好,利于保温;外壳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外壳与内胆固定相连,下外壳与内胆的下部分螺纹相连,可以拆卸下来,当保温杯中的热水需要快速降温时,可以将下外壳从内胆的下半部分上取下来,将内胆的下半部分裸露在空气或者冷却水中,起到快速降温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内胆采用双层玻璃制成,所述双层玻璃之间抽成真空。内胆可以采用不同材料制成,考虑到食用安全和经济效率,而且还有外壳的保护作用,这里内胆可以采用玻璃制成,双层玻璃之间抽成真空,真空状态可以避免热对流,可以更好的起到保温作用;双层玻璃之间的空间也可以盛放热熔冷凝性晶体材料,如硫代硫酸钠五水晶体,硫代硫酸钠五水晶体的熔点是48℃,当保温杯内倒入热水时,其迅速熔化吸热,当保温杯内水体的温度低于48℃时,熔化的晶体开始冷凝放热,这样就可以使得保温备内的水温始终保持在适合饮用的温度(40℃到60℃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外壳和所述下外壳都采用双层不锈钢材料制成,双层不锈钢材料之间抽成真空。不锈钢具有耐腐蚀性、耐高温、美观、卫生等优点,因此这里用来作为外壳的制作原料,不但可以对内胆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而且由于采用了双层结构,双层不锈钢材料之间抽成真空,进一步避免了热对流,起到了更好的保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保温杯外壳分为上外壳和下外壳,下外壳可拆卸,达到令保温杯内胆与外界直接接触的目的,使得保温杯降温更快且具有暖手的功能,该装置构造合理,制作简单,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杯盖,2-内胆,3-上外壳,4-下外壳,5-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可迅速降温的保温杯,由杯盖1、内胆2和外壳组成,杯盖1与内胆2螺纹连接,杯盖1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内胆2的口部外侧设置有与杯盖1内侧内螺纹相吻合的外螺纹,外壳分为上外壳3和下外壳4两部分,上外壳3与内胆2固定相连,下外壳4与内胆2螺纹连接,在螺纹连接部5,内胆2的下半部分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下外壳4的内壁设置有与内胆2下半部分外表面外螺纹相吻合的内螺纹。
在本实施例中,内胆2采用双层玻璃制成,双层玻璃之间抽成真空或者放置硫代硫酸钠五水晶体;上外壳3与下外壳4采用双层不锈钢材料制成,双层不锈钢之间抽成真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87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