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油门踏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8714.3 | 申请日: | 2015-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7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姬忠锐;张成国;陈有兵;朱兴军;李同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26/02 | 分类号: | B60K26/02;F02D11/1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石誉虎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油门 踏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油门踏板。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阶段所用的电子油门踏板的工作方式时:根据油门踏板物理角度的变化,引起输出电压值的改变,然后汽车的发动机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根据电压值的改变,计算出油门踏板的开度和司机驾驶需求的扭矩。
但是,目前,电子油门踏板没有与刹车系统(刹车踏板)或车门关联起来,从而无法避免因误踩油门踏板而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的问题;同样,比如紧急时刻,司机经常同时踩下油门踏板与刹车踏板,或公交车门未关闭时,司机便踩下油门踏板驾驶,也会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油门踏板,以解决误踩油门踏板或车门未关闭,而导致交通事故频发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油门踏板,包括设置于油门踏板上的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上设有第一模拟信号输出单元,所述第一模拟信号输出单元包括与所述位置传感器相连的第一接地线和与第一电源相连的第一电源输入线,所述位置传感器上还设有与发动机ECU相连的第一踏板位置信号输出线;
所述第一踏板位置信号输出线和所述第一接地线之间设有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连接有第二电源并与所述第二电源形成电路回路,所述电路回路上设有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与所述第二电源通断的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与均车门和刹车踏板相连;
所述车门处于开启状态或踩在所述刹车踏板上时,所述第一继电器和所述感应开关均处于闭合状态。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位置传感器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模拟信号输出单元相连的第二模拟信号输出单元,所述第一模拟信号输出单元输出的电压值与所述第二模拟信号输出单元输出的电压值成倍数关系;
所述第二模拟信号输出单元包括与所述位置传感器相连的第二接地线和与所述第一电源相连的第二电源输入线,所述位置传感器上还设有与所述发动机ECU相连的第二踏板位置信号输出线;
所述第二踏板位置信号输出线和所述第二接地线之间设有位于所述电路回路上的第二继电器;
所述车门处于开启状态或踩在所述刹车踏板上时,所述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和所述感应开关均处于闭合状态。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第一踏板位置信号输出线和第一接地线之间设有第一继电器,第一继电器连接有第二电源并与第二电源形成电路回路,且电路回路上设有控制第一继电器与第二电源通断的感应开关,从而当踩到刹车踏板或车门未关闭时,感应开关闭合,此时,电路回路通电,第一继电器闭合,从而第一踏板位置信号输出线与第一接地线导通,第一踏板位置信号输出线的输出电压变为0V,此时,即使司机踩下油门踏板,第一踏板位置信号输出线的输出电压不变化且恒为0V,进而对应的油门踏板开度恒为0%,达到踩油门踏板无效的目的,进而避免了因误踩油门踏板而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的问题,以及车门未关闭司机便踩下油门踏板驾驶而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由于感应开关与车门和刹车踏板相连,从而当车门打开或踩到刹车踏板上后,感应开关便关闭;车门关闭或未踩到刹车踏板上时,感应开关便处于打开状态,此时,电路回路断开,第一继电器打开,不影响油门踏板正常工作。采用该结构,实现了自动控制,防止人为控制时误操作的发生,进一步保证了安全性。
由于第一模拟信号输出单元输出的电压值与第二模拟信号输出单元输出的电压值成倍数关系,从而在工作中,油门踏板角度变化后,通过第一模拟信号输出单元和第二模拟信号输出单元将不同的电压值分别传递给发动机ECU,然后发动机ECU自动检测两电压值是否与设定的电压值一致,一致则发动机输出扭矩,不一致则不输出扭矩。从而通过第二模拟信号输出单元达到对第一模拟信号输出单元输出电压值进行辅助检测的目的,保证油门踏板动作的正确性;由于第二继电器位于电路回路上,从而通过第二继电器与第一继电器配合,保证第一模拟信号输出单元和第二模拟信号输出单元工作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87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电杆升降机构
- 下一篇:防撞单元及使用该防撞单元的油箱和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