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顶装式玻璃纤维烟囱脱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36718.8 | 申请日: | 2015-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3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 |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88;B01D53/5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顶装式 玻璃纤维 烟囱 脱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在原有烟囱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即在烟囱顶部向内组装脱硫装置基础、脱硫器、玻璃纤维塔筒、定位环、塔帽等,专利分类属于B01D53,涉及顶装式玻璃纤维烟囱脱硫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旧有的燃煤锅炉、工业锅炉产生大量的废气,其中包括二氧化硫有害气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特别是对周围的空气、人体、水体、农作物、建筑等产生严重的腐蚀和伤害。于是出现了许多脱硫工艺技术和脱硫装置。检索中国专利就有1000多项。如:氧化锌法脱硫工艺;活性炭脱硫工艺;紫外线光栅脱硫工艺等。这些技术都起到了应有的积极作用。但是,每项技术又缺乏广普性。针对不同点燃质和工况,应该有适应性更强的脱硫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捷的对旧有烟囱进行改造且适应性更强的脱硫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于旧烟囱(10)的底部固定脱硫装置基础(1),基础之上吊装连接第一玻璃纤维脱硫器(2)和第二玻璃纤维脱硫器(5),脱硫器(5)之上吊装连接第一玻璃纤维塔筒(6)、第二玻璃纤维塔筒(7)、第三玻璃纤维塔筒(8),至N个玻璃纤维塔筒N,连接稳定环(3)与防雨帽(16)后,构成顶装式玻璃纤维烟囱脱硫装置主体结构。
前述的基础之上吊装连接第一和第二玻璃纤维脱硫器(2、5),可以只连接第一玻璃纤维脱硫器(2),优选同时连接第一和第二玻璃纤维脱硫器(2、5),脱硫器(2、5)内设置触媒介质(17)。
前述的第一玻璃纤维脱硫器(2)与烟道(9)连接。
前述的脱硫器(5)之上吊装连接第一玻璃纤维塔筒(6)、第二玻璃纤维塔筒(7)、第三玻璃纤维塔筒(8),至N个玻璃纤维塔筒(N),其上端为凸口,下端为凹口,两塔筒凸凹插接。
前述的塔筒凸凹插接处连接稳定环(3),稳定环与旧烟囱之间用楔块固定。
前述的防雨帽(16)中设置2-6个水平排烟口(14)、4-8个倾斜排烟口(15)。
由于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使本实用新型具备了对燃煤烟囱、工业烟囱进行快捷脱硫改造的条件。而且,成本低、耐腐蚀、对保护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顶装式玻璃纤维烟囱脱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玻璃纤维塔筒剖视图
图3是脱硫器剖视结构图
图4是稳定环剖视图
图5是防雨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工厂预制玻璃纤维脱硫器2和5;玻璃纤维塔筒6、7、8、N;稳定环3;防雨帽16。
如图1、图3所示:于旧烟囱10的底部浇筑钢筋水泥基础1,基础之上吊装连接第一玻璃纤维脱硫器2和第二玻璃纤维脱硫器5。脱硫器2、5内设置触媒介质17。第一玻璃纤维脱硫器2与烟囱的烟道9相连接。当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进入脱硫器2后,在触媒介质的作用下水气上升、废液排出。经过第一玻璃纤维脱硫器2脱硫处理后的气体进入第二玻璃纤维脱硫器5。在不同触媒介质的作用下水气上升、废液排出,最后比较干净的水蒸气进入第一玻璃纤维塔筒6。
如图1、图2、图4所示:脱硫器5之上依次吊装连接第一玻璃纤维塔筒6、第二玻璃纤维塔筒7、第三玻璃纤维塔筒8,至N个玻璃纤维塔筒N。根据烟囱的高度决定塔筒的长度和节数;根据烟囱的内径决定塔筒的直径。塔筒上端为凸口,下端为凹口,两塔筒凸凹插接。插接后于接口处连接稳定环3,稳定环与旧烟囱之间用楔块固定,以防止整体摇晃。
如图1、图5所示:最后一个玻璃纤维塔筒N吊装后,于顶部连接防雨帽16。前述的防雨帽16中设置2-6个水平排烟口14和4-8个倾斜排烟口15。不但解决了防雨问题,而且,由于东、西、南、北风的助力,会形成一股旋转风,把气体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未经李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67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搅拌烧杯
- 下一篇:含有外部可控制刹车系统的渔线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