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丝模全自动组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6596.2 | 申请日: | 2015-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1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罗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科机械(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1/02 | 分类号: | B23P11/02;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22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丝 全自动 组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丝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拉丝模全自动组装机。
背景技术
在金属压力加工中,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强行通过模具,金属横截面被压缩,并获得所要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的工具成为拉丝模。拉丝模用途广泛,如电子器件、雷达、电视、仪表及航天等所用的高精度丝材以及常用的钨丝、钼丝、不锈钢丝、电信电缆丝和各种合金丝都是用拉丝模拉出来的。
拉丝模的结构一般由钢套和装设在钢套装配孔内的合金组成。现有技术中,拉丝模的组装方式一般采用钢套单独加热,通过观察钢套颜色变化来判断其达到热镶温度后,手工将合金放入钢套的装配孔上,用压力装置将合金模压入孔中,再转入下一道工序进行铆压。其具有下述缺点:
1)用肉眼判断钢套颜色导致每个钢套加热温度不一致,温度过高容易产生氧化皮,影响质量,温度过低则合金压不下去,造成废品;
2)工作效率低,约3个/分钟,劳动强度大;
3)手工放置合金容易歪斜,合金容易卡在孔内,导致废品率高;
4)铆压时钢套已经冷却,硬度提高,需用大功率的压力机。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劳动效率高、成品率好,生产成本低的拉丝模全自动组装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拉丝模全自动组装机,包括一设备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备主体上设有一钢套上料装置、合金上料装置、加热装置、热镶装置、检测装置、铆压装置、工件下料装置;所述的加热装置、热镶装置、检测装置、铆压装置、工件下料装置依次相连,所述的钢套上料装置连接加热装置,所述的合金上料装置连接热镶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一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架上固定有一石英管,所述的石英管一端为钢套进口,另一端为钢套出口;所述的石英管外壁上缠绕有螺旋加热管。
进一步的,所述的热镶装置包括一底板,底板上设有一钢套定位座,还包括一送料导轨,所述的送料导轨上连接有一合金定位座,所述的合金定位座可移动至钢套定位座上部;所述的钢套定位座上方还设有一导柱,所述的导柱上依次设有压板、油缸安装板、油缸;所述的压板上连接有一压杆,所述的压杆设于导柱内,并可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检测装置包括一底板,底板上设有一用于放置钢套的定位座,所述的底板上还设有一支架,所述的支架上设有一激光检测仪,所述的激光检测仪位于拉丝模放置部正上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拉丝模全自动组装机,具有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拉丝模组装工序整合至一台设备上,从下料、加热、热镶、检测、铆压、出料完全自动化完成,可以大幅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产品质量也得到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拉丝模全自动组装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热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镶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检测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拉丝模全自动组装机,包括一设备主体1,所述的设备主体1上设有一钢套上料装置10、合金上料装置11、加热装置12、热镶装置13、检测装置14、铆压装置15、工件下料装置16;所述的加热装置11、热镶装置13、检测装置14、铆压装置15、工件下料装置16依次相连,所述的钢套上料装置10连接加热装置12,所述的合金上料装置11连接热镶装置13。
如图2所示,加热装置12包括一固定架120,所述的固定架120上固定有一石英管121,所述的石英管121一端为钢套进口1210,另一端为钢套出口1211;所述的石英管121外壁上缠绕有螺旋加热管122。
如图3所示,所述的热镶装置13包括一底板130,底板130上设有一钢套定位座131,还包括一送料导轨132,所述的送料导轨132上连接有一合金定位座133,所述的合金定位座133可移动至钢套定位座131上部;所述的钢套定位座131上方还设有一导柱135,所述的导柱135上依次设有压板136、油缸安装板137、油缸138;所述的压板136上连接有一压杆134,所述的压杆134设于导柱135内,并可上下移动,钢套2放置于钢套定位座上,合金3放置与合金定位座133上,并由送料导轨132输送至钢套装配孔上方,并由压杆134压入钢套装配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科机械(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大科机械(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65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