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捕鼠防鼠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36189.1 | 申请日: | 2015-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7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 发明(设计)人: | 周立新;宾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M23/08 | 分类号: | A01M23/08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刘梅芳 |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捕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鼠防鼠技术,具体是一种捕鼠防鼠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捕鼠装置有捕鼠夹、捕鼠笼、捕鼠盒、捕鼠箱等。使用捕鼠夹、捕鼠笼、捕鼠盒、捕鼠箱,必须将其放置在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晚上放置,早上必须收起来,非常麻烦,且一不小心就会夹到人和其他动物,给老人、小孩和家禽家畜造成伤害。捕鼠夹一般由诱饵结构、锁定结构以及弹射结构等组成,捕鼠笼、捕鼠盒、捕鼠箱等由诱饵仓、踏板、制约门、自复位等装置组成,使用起来不方便又不安全也不环保;目前的防鼠设备一般是将食物完全包装起来,放置于与外界隔离的铁制或铝制的箱子、盒子、米仓等,箱子、盒子、米仓不利于食物的保存,食物容易变质,笼子里面的东西容易被老鼠污染弄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捕鼠防鼠装置,这种装置能克服现有捕鼠防鼠装置使用不方便、不安全、不卫生、不环保、捕鼠防鼠效果不佳的缺陷,提高捕鼠防鼠效果,使用方便、环保卫生。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捕鼠防鼠装置,包括挂绳、上罩和装鼠容器,所述的挂绳上、下端分别设有上挂钩和下挂钩,所述装鼠容器的开口端设有向内且向下方倾斜的中间为空心的滑板,装鼠容器的开口端与上罩的开口端相对,上罩位于装鼠容器的上方,挂绳穿过上罩、装鼠容器的中心,上罩和装鼠容器设置在挂绳的上挂钩、下挂钩之间。
所述上罩的口径小于装鼠容器的口径。
所述上罩和装鼠容器均使用光滑透明的材质制成。
所述上罩、装鼠容器的开口口径大小可调节。
挂绳上设有紧固螺母控制上罩和装鼠容器之间的距离,并可控制上罩和装鼠容器的开口口径大小。
使用时,需要保护的食物挂在下挂钩上,将上挂钩挂在高处使食物离地面一段距离。老鼠从上挂钩处沿挂绳向下爬,爬到上罩处,因上罩开口朝下且材质光滑而往下掉,掉入口径较大的装鼠容器中,因装鼠容器的开口端设有向内且向下方倾斜的中间为空心的滑板,且上罩开口朝下,使得老鼠无论是从装鼠容器的内壁往上爬,还是从挂绳往上爬,最终都因碰到滑板或上罩内壁而往下掉进装鼠容器内,不能从装鼠容器中逃出,因而不能到达需要保护的食物的下挂钩位置,实现了捕鼠、防鼠的功能。
这种装置克服了现有捕鼠防鼠装置使用不方便、不安全、不卫生、不环保、捕鼠防鼠效果不佳的缺陷,提高了捕鼠防鼠效果,使用方便、环保卫生、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挂钩 2.挂绳 3-1.第一紧固螺母 3-2.第二紧固螺母 4.上罩 5.滑板 6.装鼠容器 7.下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阐述,但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捕鼠防鼠装置,包括挂绳2、上罩4和装鼠容器6,所述的挂绳2上、下端分别设有上挂钩1和下挂钩7,所述装鼠容器6的开口端设有向内且向下方倾斜的中间为空心的滑板5,装鼠容器6的开口端与上罩4的开口端相对,上罩4位于装鼠容器6的上方,挂绳2穿过上罩4、装鼠容器6的中心,上罩4和装鼠容器6设置在挂绳2的上挂钩1、下挂钩7之间。
上罩4的口径小于装鼠容器6的口径,以保证老鼠从上罩4掉下来只能落在装鼠容器6上的滑板5或滑板5的中空部,从而掉进装鼠容器6内。
所述上罩4和装鼠容器5均使用光滑透明的材质,例如塑料或玻璃,这样老鼠确保落入装鼠容器5中。
所述上罩4、装鼠容器6的开口口径大小可调节,便于根据环境需要操作。
挂绳2上设有紧固螺母控制上罩4和装鼠容器6之间的距离,并可控制上罩4和装鼠容器6的开口口径大小,本例中第一紧固螺母3-1调控上罩4,第二紧固螺母3-2调控装鼠容器6。
使用时,需要保护的食物挂在下挂钩7上,将上挂钩1挂在高处使食物离地面一段距离。老鼠从上挂钩1处沿挂绳2向下爬,爬到上罩4处,因上罩4开口朝下且材质光滑而往下掉,掉入口径较大的装鼠容器6中,因装鼠容器6的开口端设有向内且向下方倾斜的中间为空心的滑板5,且上罩4开口朝下,使得老鼠无论是从装鼠容器6的内壁往上爬,还是从挂绳2往上爬,最终都因碰到滑板5或上罩4内壁而往下掉进装鼠容器6内,不能从装鼠容器6中逃出,达到了捕鼠、防鼠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未经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61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