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液分离式的新型水蒸气蒸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35637.6 | 申请日: | 2015-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9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向章敏;耿召良;蔡凯;周淑平;葛永辉;张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01D3/38 | 分类号: | B01D3/38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新型 水蒸气 蒸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液分离式的新型水蒸气蒸馏装置,属于水蒸气蒸馏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蒸气蒸馏法是指将含有挥发性成分的样品在水蒸气的作用下,使挥发性成分随水蒸气一并馏出,然后经过冷凝分取挥发性成分的提取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在水中稳定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同时,该方法具有设备简单、适用性广泛、易操作等特点,目前仍是一种分离、提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但是现有的部分水蒸气蒸馏装置存在一些缺点,通常将水与样品混在一起共同煮沸,这样由于长时间的高温操作,导致样品中部分化学物质产生分解或发生化学反应,很难判断最终得到的成分是样品原有成分还是蒸馏过程中新生成的成分。考虑到上述部分水蒸气蒸馏装置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专门设计一种固液分离式的新型水蒸气蒸馏装置,以克服上述缺点,特别适合于风味物质的提取和分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液分离式的新型水蒸气蒸馏装置,能使风味物质的提取和分析更容易实现,具有设计简单、制作容易、效果明显等优点,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固液分离式的新型水蒸气蒸馏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平底烧瓶、样品装置和冷凝装置,平底烧瓶放置在加热装置上,平底烧瓶的瓶口与位于其上方的样品装置的底部开口连通;在样品装置的上部设有向下倾斜的蒸汽出口,该蒸汽出口通过冷凝装置与接收瓶连通,在样品装置的下部设有带通气小圆孔的隔板,在样品装置的侧壁设有隔热层。
作为优选,所述平底烧瓶的上部还开装有温度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温度计观察平底烧瓶内水的温度,便于调节控制加热温度的大小,使固液分离能在合理有效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作为优选,所述平底烧瓶的上部还开装有加热装置,可以通过该装置持续不断增加水溶液,有利于补充蒸馏过程中不断减少的水溶液,使蒸馏过程在不间断的情况下持续进行。
作为优选,在隔板上方放置有样品,这样能使样品与水充分隔离开,避免长时间的接触产生化学反应,对结果判定有影响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隔热层为真空隔热层,该种结构简单,隔热效果良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装置加热平底烧瓶中的水,使水蒸气通过带通气小圆孔的隔板进入样品装置中,进而将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一并加热并通过蒸气出口蒸馏出来,最后经过冷凝装置冷凝后得到样品馏分,从而实现固液分离式的水蒸气蒸馏过程。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隔热层能够充分保证水蒸气与样品馏分能尽快进入冷凝装置,避免样品馏分与玻璃壁接触遇冷回流至水中产生的对分离结果有影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这种固液分离式的水蒸气蒸馏方式,避免了样品长时间与水共沸产生副产物,保证了样品原有的化学组分,特别适合于风味物质的提取与分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结合图1,本实施例固液分离式的新型水蒸气蒸馏装置,包括加热装置1、平底烧瓶2、样品装置5和冷凝装置10,其中主体样品装置5上部开设有向下倾斜的蒸汽出口9,样品装置5侧壁安装有隔热层8,样品装置5下部布置有带通气小圆孔的隔板6,用于堆放样品7;在平底烧瓶2的上部两侧开装有加液装置4和温度计3,安装时平底烧瓶2放置在加热装置1上,平底烧瓶2的瓶口与位于其上方的样品装置5的底部开口连通,样品装置5的蒸汽出口9通过冷凝装置10与接收瓶11连通即可。
本实用新型中隔热层8选用真空隔热层。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未经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56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