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绞龙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5310.9 | 申请日: | 201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4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梅国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通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8/18 | 分类号: | B02C18/18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永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0 | 代理人: | 彭春艳;陈晓良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式绞龙。
背景技术
传统的绞龙为一体化结构,在进料口位置的铰刀因为摩擦力和冲击力非常容易磨损,当铰刀磨损后必须整个总成都更换,浪费材料,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目前铰刀磨损需要更换整个绞龙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绞龙,包括主轴、铰刀模块和限位块,所述主轴上设置有多个铰刀模块,所述限位块设置在主轴的两端,所述主轴中间设置成六边形柱,两端设置有圆形柱,所述铰刀模块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表面设置有螺旋铰刀,所述限位块通过螺母与六边形柱固定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六边形柱两端设置有螺纹孔。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六边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因为是模块化结构,所以只需要将磨损的铰刀部分更换就能达到技术要求,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主轴的立体意图;
图3是铰刀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主轴;1.1、六边形柱;1.2、圆形柱;1.3、螺纹孔;2、铰刀模块;2.1、本体;2.2、螺旋铰刀;2.3、六边形孔;3、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所示的一种组合式绞龙,包括主轴1、铰刀模块2和限位块3,所述主轴1上设置有多个铰刀模块2,所述限位块3设置在主轴1的两端,如图2所示,所述主轴1中间设置成六边形柱1.1,两端设置有圆形柱1.2,如图3所示,所述铰刀模块2包括本体2.1,所述本体2.1表面设置有螺旋铰刀2.2,所述限位块3通过螺母与六边形柱1.1固定配合。
所述六边形柱1.1两端设置有螺纹孔1.3。
所述本体2.1上设置有六边形孔2.3。
所述六边形柱1.1上开有若干等距螺纹孔1.3,可以调节铰刀模块2的安装个数,满足不同长度的绞龙需要。
所述限位块3的形状为六边形管状结构,上面开有圆孔。
在使用过程中,落料端绞刀容易磨损,更换相应的铰刀模块2就能实现再生产,螺旋铰刀2.2设置为沿着本体2.1的长度旋转一圈,能够实现每个模块都一样,安装上去能够首尾相接,螺纹孔1.3与螺母配合,用来固定限位块3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因为是模块化结构,所以只需要将磨损的铰刀部分更换就能达到技术要求,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通管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通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53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生产过程中的分散装置
- 下一篇: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