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5284.X | 申请日: | 201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9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冬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B25/10 | 分类号: | G08B25/10;G08B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智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防装置,属于智能安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安防技术的发展已取得了瞩目的成就,随着企业和住宅小区需求的凸现,智能安防当前面临新的发展契机,由于数字化智能安防行业的特殊性,国家对智能安防产业的发展一直都给于政策上的鼓励,为了解决企业和住宅小区的安全防范问题,智能安防装置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目前,市面上存在的智能安防装置,包括门禁、报警和监控三大部分,功能相对简单,不能对住宅内的电器设备、室内环境等进行实时检测,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且,目前常用的zigbee数据传输方式,检测节点的数量有限,不便于扩展。,抑制了智能安防的功能扩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智能安防装置,功能相对简单,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检测节点数量有限,不便于扩展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防装置,通过Z-Wave控制器与节点控制单元相连接,构成Z-Wave网络,能够扩展最多232个节点,便于扩展,功能强大,并能够接入互联网和4G网络,便于远程网络监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节点控制单元、Z-Wave控制器、CC2530协调器、串口通信电路、ARM处理器、路由器、门禁机机构和中央控制显示屏,所述节点控制单元包括设置在室内的温湿度传感节点、光照传感节点、人体红外传感节点、火焰传感节点、燃气传感节点、烟雾传感节点、电视遥控节点、音响控制节点、DVD遥控节点、空调控制节点、窗帘控制节点、红外调光节点、室内灯光控制节点、体感游戏娱乐节点、语音识别控制节点和室内空气质量监控传感节点,各节点分别与Z-Wave控制器相连接,所述Z-Wave控制器通过CC2530协调器与串口通信电路相连接,所述串口通信电路与ARM处理器相连接,所述ARM处理器与中央控制显示屏相连接,所述ARM处理器还通过路由器与门禁机机构相连接,所述ARM处理器还通过路由器接入互联网。
前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机机构包括门禁机控制器、室内摄像头、门口摄像头、IC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液晶显示屏,所述室内摄像头、门口摄像头、IC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液晶显示屏分别与门禁机控制器相连接,所述门禁机控制器通过路由器与ARM处理器相连接。
前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4G通信模块,所述ARM处理器通过4G通信模块接入4G网络。
前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Z-Wave控制器外接节点的数量在1-232之间。
前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Z-Wave控制器与ARM处理器之间采用异步全双工的串口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防装置,通过Z-Wave控制器与节点控制单元相连接,构成Z-Wave网络,能够扩展最多232个节点,便于扩展,功能强大,并能够接入互联网和4G网络,便于远程网络监控,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防装置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52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应变检测器无线传输模块
- 下一篇:一种甲醛污染检测报警智能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