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紧凑型高换热平行流冷凝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4685.3 | 申请日: | 201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5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军;黄国强;张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曾人泉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凑型 高换热 平行 冷凝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及空调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空调系统中冷凝器的设计与制造,是一种汽车空调使用的紧凑型高换热平行流冷凝器。
背景技术
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节流阀是空调系统必不可少的四大件,其中,冷凝器是放出热量的设备。冷凝器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连同压缩机转化的热量一起传递给冷却介质带走。平行流冷凝器的核心部件就是扁管和翅片,它们能直接决定换热器的性能,其中的翅片作为与空气传热的部件显得更为重要。
现有的汽车空调冷凝器存在翅片散热性不够、散热效果不理想的不足。研究发现,这主要是因为现有冷凝器翅片的开窗数量受模具限制:开窗节距01只能做到0.95mm~1.1mm(10个开窗数量);材料厚度02多为0.09mm~0.12mm;开窗角度03多为26°~28°(参见图1)。造成现有冷凝器重量大、单位面积换热量高,其换热量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紧凑型高换热平行流冷凝器,它采用百叶窗形结构,包括若干通风窗,采用改进翅片参数的12mm冷凝器翅片来提升单位面积的换热量,降低产品的重量;通过翅片厚度最小化、开窗数量最大化、开窗角度合理化来提高冷凝器的机械强度及散热效果,从而提高汽车空调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紧凑型高换热平行流冷凝器,含有堵帽、出液管、隔板、左集流管、出口防尘盖、出口压板、左下支架、扁管、进口压板、进口防尘盖、左上支架、护板、右上支架、筒体、筒体上支架、右集流管、右下支架和筒体下支架,所述左集流管与右集流管是一对结构,左右平行设置;所述左集流管与出液管、出口压板、进口压板相连,所述筒体上支架和筒体下支架安装在右集流管上,所述筒体安装在所述筒体上支架和所述筒体下支架上,所述筒体通过所述筒体下支架与所述右集流管连通,在所述护板的两端都设置堵帽,在上端护板与下端护板之间设置呈水平状的若干排扁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扁管之间设有冷凝器翅片,所述冷凝器翅片的开窗节距为0.7mm~0.8mm,能设置≥12个开窗;所述冷凝器翅片的材料厚度为0.05mm~0.08mm,开窗角度为30°~35°;所述上端护板和下端护板分别与所述扁管之间的冷凝器翅片相连。
进一步,所述冷凝器翅片的宽度为12mm。
本实用新型一种紧凑型高换热平行流冷凝器的积极效果是:
(1)通过对翅片的优化设计,使采用的宽度为12mm的冷凝器翅片能达到:开窗节距达到0.7mm~0.8mm,能设置≥12个的开窗;开窗角度达到29°~35°;材料厚度达到0.05mm~0.08mm;实现了冷凝器翅片厚度的最小化、开窗数量的最大化、开窗角度的合理化。
(2)由于采用了优化设计的、宽度为12mm的冷凝器翅片,比同规格的冷凝器在相同条件下单位面积的换热量有5%~10%的提升。
(3)采用了宽度为12mm的冷凝器翅片的冷凝器不仅重量有明显降低,减少了材料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机械强度及散热效果有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汽车空调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冷凝器翅片开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为:
01、开窗节距; 02、材料厚度; 03、开窗角度。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紧凑型高换热平行流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冷凝器翅片开窗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冷凝器翅片开窗节距为0.7mm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冷凝器翅片开窗节距为0.8mm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冷凝器翅片开窗角度为30°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冷凝器翅片开窗角度为35°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冷凝器翅片材料厚度为0.05mm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冷凝器翅片材料厚度为0.08mm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为:
1-1、开窗节距; 1-2、材料厚度; 1-3、开窗角度;
1、堵帽; 2、出液管; 3、隔板;
4、左集流管; 5、出口防尘盖; 6、出口压板;
7、左下支架; 8、扁管; 9、进口压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46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