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宽频带线性检波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4253.2 | 申请日: | 2015-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0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旭峰 |
主分类号: | G01D21/00 | 分类号: | G0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00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频 线性 检波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宽频带线性检波器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在的检波电路中,从已调信号中检出调制信号的过程称为解调或检波。用以完成这个任务的电路称为检波器。最简单的检波器仅需要一个二极管就可以完成,这种二极管就被称做检波二极管。
在一般测量仪器中,其中的检波电路普遍测量带宽比较窄,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由于这些检波电路工作电源的不稳定,导致了检波电路工作不稳定,影响了其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带宽不够和稳定性能差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宽频带和高稳定性的宽频带线性检波器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宽频带线性检波器系统,包括电源模块和检波电路,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工作电源模块和驱动电源模块,所述工作电源模块和驱动电源模块均与检波电路连接;
所述检波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第二十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第一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六电阻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四电阻和第三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第四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二电阻并联,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七电阻和第九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七电阻和第十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均通过第四电容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并联在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两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十二电阻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第十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第十三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十九电阻外接24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二十电阻外接24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十四电阻和第十七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十五电阻和第十七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五电容和第十六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十八电阻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六电容和第二十一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连接。
具体地,为了提高检波电路的可靠性,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型号为uPC53。
具体地,为了提高检波电路的稳定性,所述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和第二十一电阻的温漂系数均为5%pp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宽频带线性检波器系统通过将工作电源模块和驱动电源模块有效区分,提高了检波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通过检波电路的宽频带,提高了检波器系统的检测范围,进而提高了检波器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宽频带线性检波器系统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宽频带线性检波器系统的检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旭峰,未经刘旭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42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