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冷系统蒸发器用均衡分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33212.1 | 申请日: | 2015-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8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 发明(设计)人: | 何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宁 |
| 主分类号: | F25B41/00 | 分类号: | F25B4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郝瑞刚 |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系统 蒸发 器用 均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系统蒸发器用制冷剂的分液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蒸发器用均衡分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冷冻冷藏食品需求量增加,冷库等冷冻冷藏设施的建设势头尤为迅猛,其中制冷用蒸发器几乎全部是多路盘管供液蒸发器。分液器作为蒸发器内部供液分配的重要设备,对蒸发器内部供液的均匀性有重要影响。分液不均不但会导致蒸发器的换热效率下降,同时还有可能导致库内温度不符合标准,影响冷库热工性能。如何实现各蒸发器内均匀供液是提高蒸发器换热性能的重要方向,同时结构简单也是保证制造和安装质量的重要手段。
现有分液装置主要为压降式,如附图1所示。气液两相的制冷剂从进液管21进入分液器,通过节流孔板时,截面突然收缩,制冷剂的流速增大,进入混合室22使得制冷剂混合均匀,混合均匀的制冷剂进入分离室23,然后从分离室23进入出液管24流向各蒸发器支路。这种结构,由于节流孔板的存在,会产生一定的闪发气体,同时产生一定压力降,对工况变化敏感,会影响蒸发器的换热性能,对库内温度性能具有一定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分液均匀,构造简单等特点,特别适用于氨、二氧化碳、氟利昂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均衡分液。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蒸发器用均衡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腔体,所述腔体的纵向截面呈U型;
封头,所述封头盖设在所述腔体的顶部的开口处;
进液管路,所述进液管路的底端穿过所述封头,并沿中心插设到所述腔体的底部;以及
出液管路,所述出液管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液管路在所述进液管路的周向上均匀分布,所述出液管路的底端穿过所述封头而与所述腔体连通,且所述出液管路的底端与所述封头的底面齐平。
优选的,所述封头与所述腔体的开口法兰连接或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液管路与所述封头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液管路与所述封头密封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制冷系统蒸发器用均衡分液装置,包括腔体、封头、进液管路以及出液管路,腔体的纵向截面呈U型;封头盖设在腔体的顶部的开口处;进液管路的底端穿过封头,并沿中心插设到腔体的底部;出液管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出液管路在进液管路的周向上均匀分布,出液管路的底端穿过封头而与腔体连通,且出液管路的底端与封头的底面齐平。由腔体的中心插入的进液管路所注入的制冷剂受到腔体的半球形的底部的作用而向周围均匀散开,在整个截面上均衡分布;而出液管口又与封头的底面齐平,使得重力和各管口处液体流动扰动的影响没有差别,通过各个出液管路均匀流向各蒸发器支路。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制冷系统蒸发器用分液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制冷系统蒸发器用均衡分液装置。
附图标记:
11、封头;12、腔体;13、进液管路;14、出液管路;21、进液管;22、混合室;23、分离室;24、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顶部”、“底部”、“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宁,未经何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32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