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衣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3030.4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2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韩兴旺;程兵;屈佳祥;高圣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41D3/06 | 分类号: | A41D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衣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可改变雨衣裤长短的雨衣。
背景技术
雨衣是由防水布料制成的挡雨衣服。雨衣适用的防水布料有胶布、油布和塑料薄膜等。现代的雨衣防水布料注重透气性,常用的如特制尼龙和Gore-Tex等。透气型雨衣利于人在穿着防雨时湿热的水气从雨衣内散出,增加舒适度。
现有的雨衣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雨衣,另一类是连体雨衣裤。传统雨衣防雨只能防上半身,不能防下半身,且样式单一,颜色单调,没有新鲜感。连体雨衣裤虽然能较好的防雨,但是穿起来肥大,尤其对于体型较小的使用者,使用极不方便。显然,无论是传统雨衣还是连体雨衣裤,都不够贴身,都不便于使用者的活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雨衣,其可以满足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对雨衣长度的需求,使雨衣穿起来更加贴身,便于使用者的活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雨衣,包括雨衣上衣、雨衣裤、雨衣鞋套,其中,所述的雨衣上衣内侧于腰围处环绕设置有第一拉链条,所述雨衣裤的裤腰筒外侧从上至下依次环绕设置有第二拉链条、第三拉链条和第四拉链条,所述第二拉链条、第三拉链条和第四拉链条均与所述第一拉链条相适配,所述雨衣裤的两个裤腿下端均连接有所述雨衣鞋套。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雨衣裤的裤腿下档缝两侧中,一侧设置有第一防水拉链条,另一侧并列设置有与第一防水拉链条相适配的第二防水拉链条和第三防水拉链条,所述第一防水拉链条与第二防水拉链条或第三防水拉链条拉和形成雨衣裤下档缝,所述第一防水拉链条与第二防水拉链条拉和后形成的裤腿筒直径大于第一防水拉链条与第三防水拉链条拉和后形成的裤腿筒直径。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雨衣裤的两个裤腿下端均设置有第四防水拉链条,所述两个雨衣鞋套的鞋口均设置有与所述第四防水拉链条相适配的第五防水拉链条。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雨衣鞋套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多个凸起。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雨衣上衣上上下设置有防水拉链。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雨衣上衣上设置有雨衣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雨衣,本实用新型的通过改变第一拉链条与不同的拉链条(即上述第二拉链条、第三拉链条和第四拉链条)的拉合,可以改变雨衣裤的长度,适合不同身高的人穿;本实用新型中雨衣裤的裤腿筒是通过防水拉链连接的,可以方便的穿上,还可以根据不同人的需求或喜好改变裤腿筒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中雨衣裤与雨衣鞋套之间设有防水拉链,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穿上雨衣鞋套或者不穿;雨衣鞋套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多个凸起,一方面其耐磨效果好,另一方面可以防止鞋子与雨衣鞋套的鞋底发生相对运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雨衣裤的展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雨衣裤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雨衣鞋套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将第一防水拉链条、第二防水拉链条和第三防水拉链条设置在雨衣裤外侧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0、雨衣上衣;11、防水拉链;12、第一拉链条;13、雨衣帽;20、雨衣裤;21、第二拉链条;22、第三拉链条;23、第四拉链条;30、雨衣鞋套;31,32、第五防水拉链条;33、凸起;40、第一防水拉链条;41、第二防水拉链条;42、第三防水拉链条;51,52、第四防水拉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雨衣,包括雨衣上衣10、雨衣裤20、雨衣鞋套30,其中,雨衣上衣内侧于腰围处环绕设置有第一拉链条12,雨衣裤的裤腰筒外侧从上至下依次环绕设置有第二拉链条21、第三拉链条22和第四拉链条23,第二拉链条、第三拉链条和第四拉链条均与第一拉链条相适配(当然,上述的第一拉链条、第二拉链条、第三拉链条和第四拉链条也可优选为防水性拉链条),雨衣裤的两个裤腿下端均连接有雨衣鞋套;通过改变第一拉链条与不同的拉链条的拉合,可以改变雨衣裤的长度,适合不同身高的人穿,例如将第一拉链条与第二拉链条拉和时,整个雨衣的长度较长,而将第一拉链条与第四拉链条拉和时,整个雨衣的长度较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30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