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频率可调输出功率恒定的声光调制器驱动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2455.3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5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民;熊宗元;王谨;詹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3/117 | 分类号: | H01S3/117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李鹏;王敏锋 |
地址: | 430071 湖北省武汉市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频率 可调 输出功率 恒定 声光 调制器 驱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调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频率可调输出功率恒定的声光调制器驱动源,适用于冷原子物理实验中所采用声光调制器的驱动源。
背景技术
声光调制技术是一种外调制技术,通常把可以用来控制激光束强度或频率变化的声光器件称为声光调制器。声光调制技术为控制激光束的频率、强度和方向等提供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它的调制频率比对光源直接调制的频率要高得多;与电光调制技术比较,它具有更高的消光比,更优良的温度稳定性,更低的驱动功率及更低的价格等;与机械调制方式相比,它体积更小,重量更轻,输出波形更好。在冷原子物理实验中会用到许多的激光调制技术,如:在原子的上抛过程中需要使上下对射的激光束产生一个频率差从而使得原子团获得加速,而上下两对激光束的频率及功率都需要精确控制,以满足原子速度精确控制的需求。而通过声光调制器可以实现光的移频,从而可以很好的解决冷原子物理实验研究中一部分激光调制的需求,因此在冷原子物理实验中声光调制器的作用十分重要。
声光调制器由声光晶体和压电换能器构成。当压电换能器驱动源的某种特定载波频率驱动换能器时,换能器即产生同一频率的超声波并对声光晶体的折射率进行空间调制、形成光栅,光束通过声光晶体形成的光栅时发生衍射。驱动源的信号质量直接影响着声光调制器的工作性能,目前常用的驱动源有模拟和数字两种,这两种驱动源都有一个问题,就是输出的射频信号功率会随输出频率的变化而波动。在冷原子物理实验中,经常需要对光进行移频、扫频等操作,这些操作都可以通过改变声光调制器驱动信号频率来实现,但声光调制器驱动信号频率变化造成的信号功率波动,会影响到通过声光调制器的光束,使得光的功率也产生起伏,光功率的不稳定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能使驱动源输出的射频信号功率稳定,那么就可以排除驱动信号功率波动对光功率的影响,因此设计一种频率可调输出功率恒定的声光调制器驱动源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声光调制器驱动信号功率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频率可调输出功率恒定的声光调制器驱动源。该方案能有效地解决了声光调制器驱动源输出信号功率随频率变化而波动的问题,实现了频率可调输出功率恒定的声光调制器驱动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行性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一种频率可调输出功率恒定的声光调制器驱动源,包括信号源模块,还包括低通滤波模块、功率放大模块、压控放大模块、定向耦合模块、压控衰减模块和解调对数放大模块,信号源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依次通过低通滤波模块和功率放大模块与压控放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压控放大模块的输出端与定向耦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定向耦合模块的耦合输出端与压控衰减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压控衰减模块的输出端与解调对数放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解调对数放大模块的输出端与压控放大模块的控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自动增益控制是限幅输出的一种,可以使放大电路的增益自动地随信号强度而调整的自动控制方法。目前使用的稳定声光调制器驱动信号功率的方案,一般都只考虑的在输出单一频率时功率的稳定状况,没有考虑到在频率变动时功率的波动。利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可以有效的解决驱动源输出信号功率随频率变化而波动的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频率可调输出功率恒定的声光调制器驱动源。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中:1-压控放大模块;2-定向耦合模块;3-压控衰减模块;4-解调对数放大模块;5-信号源模块;6-低通滤波模块;7-功率放大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频率可调输出功率恒定的声光调制器(Acoustic Optical Modulator,简称AOM)驱动源,包括信号源模块5,还包括低通滤波模块6、功率放大模块7、压控放大模块1、定向耦合模块2、压控衰减模块3和解调对数放大模块4信号源模块5的信号输出端依次通过低通滤波模块6和功率放大模块7与压控放大模块1的输入端连接,压控放大模块1的输出端与定向耦合模块2的输入端连接,定向耦合模块2的耦合输出端与压控衰减模块3的输入端连接,压控衰减模块3的输出端与解调对数放大模块4的输入端连接,解调对数放大模块4的输出端与压控放大模块1的控制端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24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