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撞网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2435.6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3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汤明文;王景;戴礼豪;林朝辉;吴冰莹;王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供电公司;福州振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武汉智能鸟无人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1/02 | 分类号: | B64F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陈薇 |
地址: | 350009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回收 系统 | ||
1.一种无人机撞网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收单元,所述回收单元包括两个站立架(1)和拦阻网(2),所述拦阻网(2)的两侧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站立支架(1)上并可在所述站立支架(1)上滑动;
每个所述站立架(1)包括立杆(11)、扭转缓冲杆(12),所述立杆(11)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扭转缓冲杆(1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立杆(11)的顶端并可绕着所述立杆(11)的顶端水平转动,所述扭转缓冲杆(12)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杆(11)的中部连接有张线(13),所述拦阻网(2)上边的两端设置在所述扭转缓冲杆(12)上并可沿着所述扭转缓冲杆(12)水平滑动,所述拦阻网(2)下边的两端设置在所述两根张线(13)上并可沿着所述张线(13)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人机撞网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立架(1)还包括至少三根支脚(14),所述支脚(14)以所述立杆为中心均匀设置,且每根所述支脚(14)的上端与所述立杆(11)的上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无人机撞网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1)的上端可伸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无人机撞网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1)顶端设置有扭转阻尼装置(15),所述扭转缓冲杆(1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扭转阻尼装置(15)上并可绕着所述扭转阻尼装置(15)水平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人机撞网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缓冲杆(12)的一端通过铰链与所述立杆(11)的顶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人机撞网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拦阻网(2)的上边两端通过钢环与所述扭转缓冲杆(12)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一种无人机撞网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拦阻网(2)为尼龙绳编织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人机撞网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引导无人机撞网的机载单元和地面单元,所述机载单元设置在无人机上,所述地面单元与所述机载单元无线连接,并通过所述机载单元控制无人机撞到所述拦阻网(2)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无人机撞网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载单元包括飞行控制单元、机载GPS天线和机载数据链天线,所述机载GPS天线与所述飞行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飞行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机载数据链天线连接,所述机载数据链天线与所述地面单元无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无人机撞网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单元包括地面GPS天线、地面控制单元和地面数据链天线,所述地面GPS天线与所述地面控制单元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地面数据链天线与所述地面控制单元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地面数据链天线与所述地面控制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机载数据链天线无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供电公司;福州振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武汉智能鸟无人机有限公司,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供电公司;福州振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武汉智能鸟无人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243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末包装机用排除空气装置
- 下一篇:船用油耗终端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