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FRP筋材的连接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2241.6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2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兵;岳清瑞;陈文永;丁一;阳涛;黄宇刚;李荣;陈烈;刘宗全;胡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E04C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左明坤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frp 连接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接头,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连接FRP筋材的连接接头。
背景技术
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lastic,简称FRP)筋材是将碳纤维、玻璃纤维等高性能连续纤维浸渍于耐腐蚀性能良好的树脂中形成的整体筋材。FRP筋材具有高强度、低比重、耐腐蚀、非磁性等优点,和混凝土使用,代替传统的钢筋,能够减小结构自重,提高结构承载力,延长结构寿命,尤其在恶劣环境下(高温、高湿、沿海和海洋结构等),更能发挥出FRP混凝土的优越性。在美国、日本等国已被广泛使用在桥梁、高速公路、海洋工程,码头等新建结构和加固改造工程中。其中,FRP筋材的连接是FRP筋材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制约FRP筋材应用的关键问题。
FRP筋材作为工厂预制成型材料,现场加工和连接还没有成熟工艺,基本是通过搭接绑扎连接,不仅浪费FRP筋材,而且在两FRP筋材搭接处容易形成薄弱层,不能很好的发挥FRP筋材的高强度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FRP筋材的连接接头,该连接接头能高效便捷地连接FRP筋材,又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彻底解决FRP筋材的机械连接问题和搭接部位产生的粘结薄弱问题,保证了FRP筋材的高强度性能的发挥。
本实用新型FRP筋材的连接接头,包括套筒和中心分隔板,所述套筒的中心设置轴向通孔,所述中心分隔板设置在套筒内并位于套筒的轴向通孔的中心,所述中心分隔板垂直于套筒的轴线,所述中心分隔板的侧壁与套筒的内壁固定。
本实用新型FRP筋材的连接接头,其中所述套筒的外表面沿套筒的轴线均匀设置有螺旋纹,使套筒与混凝土的粘结作用更强。
本实用新型FRP筋材的连接接头,其中所述螺旋纹为螺旋凸纹。
本实用新型FRP筋材的连接接头,其中所述套筒的内壁设置有阶梯型凹槽,使套筒和FRP筋材的粘结作用更强。
本实用新型FRP筋材的连接接头,其中所述阶梯型凹槽从套筒中心到两端呈逐渐放大的趋势,有利于套筒端部和FRP筋材连接位置的应力释放,能够有效减小应力集中现象。
本实用新型FRP筋材的连接接头,其中所述中心分隔板与套筒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FRP筋材的连接接头,其中所述套筒为圆形套筒。
本实用新型FRP筋材的连接接头,其中所述中心分隔板的最高高度为0.75H,其中H为套筒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FRP筋材的连接接头,其中所述套筒采用不锈钢材料。
本实用新型FRP筋材的连接接头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套筒和中心分隔板,中心分隔板与套筒内壁固定,并将套筒分隔为两侧,使用时,向套筒一侧内注胶,插入一根FRP筋材,再向套筒另一侧注胶,插入另一根FRP筋材,待胶固化后,完成FRP筋材的连接,连接高效快捷,两FRP筋材位于中心分隔板的两侧,且两FRP筋材分别与中心分隔板的两面接触,中心分隔板其分隔定位作用,并使套筒内部、中心分隔板两侧的胶贯通,提高FRP筋材端部和套筒的粘结性能,使拉应力更好地传递,很好地解决了FRP筋材的机械连接问题和搭接部位产生的粘结薄弱问题,保证了FRP筋材的高强度性能的发挥。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FRP筋材的连接接头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FRP筋材的连接接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螺旋纹未示出);
图3为本实用新型FRP筋材的连接接头的使用状态图(图中只示出一根FRP筋材);
图4为图1中沿A-A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沿B-B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FRP筋材的连接接头包括圆形的不锈钢材料的套筒1和中心分隔板2,套筒1的中心设置轴向通孔11,中心分隔板2设置在套筒1内并固定在套筒1的轴向通孔11的中心,中心分隔板2垂直于套筒1的轴线,即中心分隔板2平行于套筒1的横截面设置,结合图4所示,中心分隔板2为近似圆形,中心分隔板2与套筒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13,中心分隔板2的侧壁与套筒1的内壁固定,中心分隔板2的最高处的高度为0.75H,其中H为套筒1的外径。
再结合图4和图5所示,套筒1的外表面沿套筒1的轴线均匀设置有螺旋纹12,螺旋纹12为螺旋凸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22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学摄影背景墙
- 下一篇:节能型墙体的保温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