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防止油品挥发的双层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1260.7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2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姚平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平竹 |
主分类号: | B65D90/04 | 分类号: | B65D90/04;B65D90/48;B65D90/24;B65D9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媖 |
地址: | 5102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油品 挥发 双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油品容器,具体是一种能防止油品挥发的双层罐。
背景技术
一方面,加油站地下卧式油罐、油罐(槽)车、油轮在装卸、储存汽油等易挥发液体时,都会产生很多油蒸汽。这些油蒸汽如果不加以控制和回收,就会挥发到空气当中。油蒸汽的挥发会造成:(1)油品数量的减少;(2)油品品质下降;(3)安全风险增加;(4)环境污染:加油站油罐、油槽车和油轮在运作过程当中会发生泄漏,油品一旦泄漏,会污染土壤、水源和空气,甚至发生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
目前世界上公知的方法是对加油站、油罐车等运输工具在装卸油品时产生的油气,采用回收技术进行回收。即先收集油气,然后将油气运送到油库,再用吸附技术或压缩冷凝技术将油气变成油品回收。为了防止加油站油罐油品泄漏,目前世界上公知的方法是采用双层油罐。所谓的双层油罐,一般来讲内胆是钢制油罐,外层是玻璃钢护层,底部中间有空隙和检测油品是否泄漏的器件。目前的双层油罐不能控制油品的挥发。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9年11月18日公开了公开号为CN101580160,专利名称为卧式油罐及变截面油舱的软体罐式防油品挥发装置的专利,它是由罐式软体和耐油浮体构成,在罐式软体的顶部设有耐油浮体,耐油浮体上设有与罐式软体相通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耐油浮体是由浮筒、浮筒固定框和盖板构成,浮筒固定框的底部设有浮筒,在罐式软体的内侧设有浮筒固定框,罐式软体的外侧设有盖板,盖板与浮筒固定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耐油浮体上设有与罐式软体相通的虹吸口和量油口;罐式软体是用耐油胶布材料制成。由于油被密封在罐式软体内,罐式软体将油液与空气隔开,降低了卧式油罐及变截面油舱在装卸存储油品时所产生的油气,减少了油品的损耗;本发明与公知的油气回收技术相: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操作简单等特点。
上述检索到的专利文献,增设了耐油浮体,并且与虹吸口和量油口设在罐式软体的顶部。故本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不同与上述专利的技术方案不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防止油品挥发的双层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能防止油品挥发的双层罐,包括有外层罐体和内层软体油罐,所述外层罐体的空腔被隔板左右分隔成管路仓和储油仓,所述管路仓的顶部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储油仓上设有通气口,所述内层软体油罐设在储油仓内,管路仓内设有进油管和排油管,所述进油管的一端与进油口连接,另一端与内层软体油罐的端部连通,所述排油管的一端与出油口连接,另一端与内层软体油罐的端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管路仓的顶部设有量油口,管路仓内设有量油导管,所述量油导管的一端与量油口连接,另一端与内层软体油罐的端底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管路仓的顶部设有液位仪口,管路仓内设有液位检测用导管,所述液位检测用导管的一端与液位仪口连接,另一端与内层软体油罐的端底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管路仓和储油仓上分别设有维修人员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储油仓内设有水平隔板,所述内层软体油罐设在水平隔板上,水平隔板的表面分布有多个漏油孔,水平隔板将储油仓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下部分为油品泄漏收集槽。
进一步地,所述管路仓内设有抽油管,所述抽油管的一端与油品泄漏收集槽连通,另一端与管路仓的顶部所设的抽油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油品泄漏收集槽或抽油管内设有泄油检测器。
进一步地,所述内层软体油罐粘接或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层罐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外层罐体采用金属罐,内层软体油罐采用耐油的可以反复折叠的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从根本上杜绝了卧式油罐或变截面油舱在装卸存储油品时产生的油气,减少了油品的损耗,同时双层保护还防止了所存储油品的泄漏;本实用新型与公知的油气回收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投资小,安装方便和操作简单的特点;另外,与没有采用油气回收的普通双层油罐相比,可以减少油气损耗98%以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平竹,未经姚平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12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成品罐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泥粉料的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