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位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9956.6 | 申请日: | 201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32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颖;张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立冰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9/12 | 分类号: | G05D9/1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位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位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在空调或除湿机上的水位检测传感器基本上有两种:
一种是通过浮子的浮动经连杆来推动机械式开关进行水位检测,这种方式对于只需要一个水位检测来说勉强可以,但是存在检测误差大,安装精度要求高,可靠性能低和开关易锈蚀及寿命短等问题。如果要求同时有多个水位检测,难度就会增大,甚至无法实现。
另一种针对机械式水位开关的缺点,广泛采用干簧管液位传感器来进行水位检测。但现有市面上采用干簧矸的水位传感器,由于干簧管敏感度的问题,经常也会出现误差大、可靠性能低的问题,仍然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空调设备的水位监测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并且检测误差小、精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中空的固定柱和套设在固定柱外部的浮块,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浮块由第一浮块和第二浮块构成,且第一浮块与第二浮块内均设有磁性体;
所述固定柱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浮块上限位环、第一浮块下限位环、第二浮块上限位环以及第二浮块下限位环,所述第一浮块套设于第一浮块上限位环与第一浮块下限位环之间,第二浮块套设于第二浮块上限位环与第二浮块下限位环之间;
位于第一浮块上限位环处的固定柱内部设置有并联的两个常开型干簧管,位于第二浮块上限位环处的固定柱内部设置有串联的两个常开型干簧管,且两处的常开型干簧管分别通过导线连接至外部的供水装置上。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第一浮块与第二浮块均呈圆柱形。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固定柱底部设置有固定螺孔,通过锁入螺丝固定该固定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此种方式,将水位很好的控制在第一浮块上限位环与第二浮块上限位环之间,而采用并联的常开型干簧管S1、S2,只需要接通任意一个干簧管,则可对供水的控制线路实现控制,采用串联的常开型干簧管S3、S4,则只需要断开任意一个干簧管,则可对供水的控制电路实现控制,这种方式,相比现有的控制方法,其检测误差更小,精度更高,另外其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干簧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水位监测装置,通过该装置来实现水位的控制。具体的,结合图1,该空调设备水位检测控制装置包括中空的固定柱10和套设在固定柱10外部的浮块,一般的固定柱10采用圆柱形结构,其底部设置有固定螺孔,通过锁入螺丝固定该固定柱。
进一步的,浮块由第一浮块20和第二浮块30构成,第一浮块20与第二浮块30均呈圆柱形,且第一浮块20与第二浮块30内均设有磁性体;固定柱10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浮块上限位环201、第一浮块下限位环202、第二浮块上限位环301以及第二浮块下限位环302,所述第一浮块20套设于第一浮块上限位环201与第一浮块下限位环202之间,第二浮块30套设于第二浮块上限位环301与第二浮块下限位环302之间;结合图2所示,位于第一浮块上限位环201处的固定柱10内部设置有并联的两个常开型干簧管,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常开型干簧管分别称为S1、S2,位于第二浮块上限位环处的固定柱内部设置有串联的两个常开型干簧管,常开型干簧管分别称为S3、S4,并且,常开型干簧管S1、S2与常开型干簧管S3、S4均分别通过导线40连接至外部的供水装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立冰空调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立冰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99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