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于微生物发酵的制药用反应釜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29568.8 | 申请日: | 2015-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4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 发明(设计)人: | 汪千琪;朱新民;孙建国;钱叶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州中瑞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04;C12M1/02;C12M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鼎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2 | 代理人: | 叶丹 |
| 地址: | 247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于 微生物 发酵 制药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领域,具体是一种利于微生物发酵的制药用反应釜。
背景技术
现有的微生物反应存在如下缺陷:一是无法进行光线调节,不能适应对光合作用不同要求的微生物;二是冷却装置设计落后,冷却效果差;三是缺少对含氧量的测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四是当反应物为粘稠物时,搅拌装置工作时会有很大的阻力,搅拌质量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利于微生物发酵的制药用反应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于微生物发酵的制药用反应釜,由釜体和釜盖组成,所述釜体的顶部通过铰链安装有一透明的釜盖,釜盖为双层结构,釜盖双层之间夹装有一遮光布,遮光布上固定有一拉环,釜盖顶面开有一调节槽,拉环伸出调节槽外;釜体内部安装有由电机驱动的搅拌装置及由空气压缩机驱动的曝气头;所述釜体外壳侧壁上环绕安装有蛇形冷却管,釜体内部竖直方向安装有杆形冷却管;所述釜体内部活动安装有蜂窝状的陶瓷载体;所述搅拌装置由搅拌轴、桨叶和旋转桨组成,所述搅拌轴由电机驱动,所述桨叶有两个,且均匀分布于搅拌轴周围,搅拌轴和桨叶之间设置有旋转桨,旋转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搅拌轴和桨叶上,沿旋转桨长度方向的轴线上的两端面上均设置有旋转桨支座,且在搅拌轴和桨叶上对应于旋转桨支座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搅拌轴凹槽和桨叶凹槽,所述旋转桨两端的旋转桨支座分别设置于搅拌轴凹槽和桨叶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釜体为双层结构,中间填充有石棉层。
优选地,所述釜体外部安装有溶解氧测定仪,溶解氧测定仪的测试电极插装于釜体内。
优选地,所述釜体侧壁上方安装有三个排水阀门,釜体侧壁底部安装有排泥阀门。
优选地,所述旋转桨的形状为矩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釜盖为透明的双层结构,根据反应微生物对光线的要求,可以通过拉环控制遮光布,进而调节釜体内的光线。
2、釜体的夹层中间填充有石棉层,可用于持续恒温。
3、釜体外壳侧壁上环绕安装有蛇形冷却管,釜体内部竖直方向安装有杆形冷却管,内外双效冷却管,可有效降低釜体内部温度。
4、釜体内部活动安装有蜂窝状的陶瓷载体,实际应用中,反应微生物能附着生长在蜂窝状的陶瓷载体上,以提高生物相浓度。
5、釜体外部安装有溶解氧测定仪,溶解氧测定仪的测试电极插装于釜体内,用于测量溶解在水溶液内的氧气的含量。
6、旋转桨可以沿旋转桨的轴线自由的转动,在搅拌轴转动时,高粘度的反应物可以推动旋转桨沿其轴线自由的转动,转动的旋转桨可以将其周围的反应物进行局部的搅拌混合,加强了搅拌的效果;即实现了在减小搅拌阻力的同时,亦提高搅拌效果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釜体,2、石棉层,3、釜盖,4、遮光布,5、拉环,6、搅拌装置,61、搅拌轴,62、桨叶,63、旋转桨,64、旋转桨支座,65、搅拌轴凹槽,66、桨叶凹槽,7、蛇形冷却管,8、杆形冷却管,9、陶瓷载体,10、曝气头,11、空气压缩机,12、电机,13、排泥阀门,14、排水阀门,15、调节槽,16、溶解氧测定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利于微生物发酵的制药用反应釜,由釜体1和釜盖3组成,所述釜体1的顶部通过铰链安装有一透明的釜盖3,釜盖3为双层结构,釜盖3双层之间夹装有一遮光布4,遮光布4上固定有一拉环5,釜盖3顶面开有一调节槽15,拉环5伸出调节槽15外,根据反应微生物对光线的要求,可以通过拉环5控制遮光布4,进而调节釜体1内的光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州中瑞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池州中瑞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95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耐磨性的整体铸造高炉风口小套
- 下一篇:检验科用稀释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