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wifi路由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29497.1 | 申请日: | 2015-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8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 发明(设计)人: | 梅晓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4L12/771 | 分类号: | H04L12/771 |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程春生 |
| 地址: | 401331 重庆市沙坪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wifi 路由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线wifi路由器。
背景技术
无线路由器是带有无线覆盖功能的路由器,它主要应用于用户上网和无线覆盖。无线路由器可以看作一个转发器,将家中墙上接出的宽带网络信号通过天线转发给附近的无线网络设备(笔记本电脑、支持wifi的手机等等)。市场上流行的无线路由器一般都支持专线xdsl/ cable,动态xdsl,pptp四种接入方式,它还具有其它一些网络管理的功能,如dhcp服务、nat防火墙、mac地址过滤等等功能。无线路由器(Wireless Router)好比将单纯性无线AP和宽带路由器合二为一的扩展型产品,它不仅具备单纯性无线AP所有功能如支持DHCP客户端、支持VPN、防火墙、WEP加密等等,而且还包括了网络地址转换(NAT)功能,可支持局域网用户的网络连接共享。可实现家庭无线网络中的Internet连接共享,实现ADSL、Cable modem和小区宽带的无线共享接入。无线路由器可以与所有以太网接的ADSL MODEM或CABLE MODEM直接相连,也可以在使用时通过交换机/集线器、宽带路由器等局域网方式再接入。其内置有简单的虚拟拨号软件,可以存储用户名和密码拨号上网,可以实现为拨号接入Internet的ADSL、CM等提供自动拨号功能,而无需手动拨号或占用一台电脑做服务器使用。此外,无线路由器一般还具备相对更完善的安全防护功能。但现有的路由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缺陷,路由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热多,影响网络的稳定性,不利于正常的使用,尤其是当夏天的时候,更会造成网络的稳定性,而且,现有的路由器,功能单一,散热效果不好,不利于全面的推广和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wifi路由器,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无线wifi路由器,包括外壳和天线,其特征在于:外壳上设有照明装置和散热装置,照明装置包括灯泡、照明外壳和照明开关,散热装置包括风扇、风扇外壳和风扇开关,路由器的二边设有调节板,调节板通过轴连接于路由器底部上。当使用路由器时,需要用到照明装置的时候,打开照明外壳,按下照明开关,灯泡发光,可以供人们照明用,当路由器温度过高时,路由器二边的调节板自动打开,供路由器散热,如果当夏天天气太热的时候,可以通过按下风扇开关,让风扇给路由器吹风进行散热。
优选地:路由器底部布有散热孔,可以更好地利于路由器进行散热作用。
优选地:天线的数量为3个,可以有利于信号的接收。
优选地:散热孔的形状为菱形,可以更好地有利于路由器的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产品结构设计新颖,功能多,符合人们生活所需。
2.产品的使用寿命长,散热效果明显。
3.可以连续长时间持续使用,信号稳定,适于全面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线路由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无线路由器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无线路由器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无线wifi路由器,包括外壳7和天线1,其特征在于:外壳7上设有照明装置2和散热装置4,照明装置2包括灯泡8、照明外壳和照明开关6,散热装置4包括风扇9、风扇外壳和风扇开关5,路由器的二边设有调节板3,调节板3通过轴连接于路由器底部10上,路由器底部10布有散热孔,天线1的数量为3个,散热孔的形状为菱形,使用路由器时,需要用到照明装置的时候,打开照明外壳,按下照明开关,灯泡8发光,可以供人们照明用,当路由器温度过高时,路由器二边的调节板3自动打开,供路由器散热,如果当夏天天气太热的时候,可以通过按下风扇开关5,让风扇9给路由器吹风进行散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未经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94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