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列式自动连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9492.9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6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殷海涛;杨春永;尹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沃尔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0 | 分类号: | H01R4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列式 自动 接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元件组装设备,尤其是一种双列式自动连接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子元件是组成电子产品的基础,而电子元件中的各种连接件通常是由端子和胶芯组成,端子是蓄电池与外部导体连接的部件。电工学中,端子多指接线终端,又叫接线端子,种类分单孔,双孔,插口,挂钩等,它们的作用主要传递电信号或导电用。在使用之前,需要对端子和胶芯进行连接组装,现有的连接机存在组装繁琐、组装杂乱等现象,如现有的连接机大多未采用载具、夹具对端子和胶芯进行组装,通常在使用供料装置时需要采用固定规格的轨道形式对工件进行运送,工件在固定的轨道中等距往前运送到推送装置内,而后使用推送装置逐个的进行组装,这样的弊端则是如果需要生产的工件换规格了,供料装置、推送装置等部件都需要进行更换,耗费了大量的资源财力,得不偿失;而且目前的连接机大多是单列设置,不能够同时承担多个排插装置,不能够同时进行多个载具的装载工作,影响了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的双列式自动连接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列式自动连接机,其包括第一机架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两侧的第二机架和第三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架上设置有排插装置和第二供料装置,所述第二机架及所述第三机架上均分别设置有第一供料装置,所述第一供料装置均连接到所述排插装置,所述排插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中部的气泵装置、设置于所述气泵装置两侧的第一移动杆和第二移动杆、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杆一侧的推送装置,所述推送装置设置有两个且并列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一侧,所述第一移动杆上对应所述推送装置设置有两个第一插口。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气泵装置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杆和所述第二移动杆,所述第一移动杆和所述第二移动杆能够通过气泵装置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一供料装置包括一连接所述推送装置的输送带、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架及所述第三机架顶部于所述输送带一端的梳理器及设置于所述输送带底部的驱动装置,两所述输送带分别连接两所述推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供料装置与所述第一供料装置对应设置有两个,两所述第二供料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气泵装置一侧的两端,所述第二供料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杆一侧的输送道及设置于所述输送道一端上部的转盘,所述转盘通过所述转盘底部的支撑架连接于所述第一机架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移动杆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于两所述第二供料装置对应的用于弹夹载具插入的第二插口。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输送道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工件安装的安装装置,所述安装装置分别设置有两个且对应所述第二插口,所述安装装置贴近所述第二插口。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推送装置及所述安装装置上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工件状态的光电感测器。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连接机分别设置有第一机架、第二机架和第三机架,在三个机架上设置第二供料装置、第一供料装置及排插装置的组合来达到对胶芯和端子的连接组装,第二供料装置、第一供料装置用来对端子和胶芯的自动送料,排插装置用于端子和胶芯的连接组装,设置于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的弹夹载具是用于装载端子和胶芯的载具,由推送装置和安装装置分别将端子和胶芯连接组装到弹夹载具内,弹夹载具具有对端子和胶芯的组装作用,而且方便了连接组装,如果工件的规格更换的话仅仅需要更换弹夹载具便可,无需对输送道、推送装置等进行更换,较现有的连接机而言更方便管理,节约资金,组装过程中不易杂乱,使组装效率更为提高,且本实用新型为双列设置,在第二机架和第三机架上均排布相同的第一供料装置,第一机架上的第二供料装置也均设置有两个,在使用过程中两个第一供料装置、第二供料装置同时配合工作,增加了生产效率,减少了成本。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一种自动连接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沃尔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沃尔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94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