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陶瓷洁具窑炉烟、气余热蓄热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9129.7 | 申请日: | 201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5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文清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28315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洁具 窑炉烟 余热 蓄热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窑炉烟气余热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陶瓷洁具窑炉烟、气余热蓄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窑炉是陶瓷成型设备中必备的设备,也是耗能最大的设备之一。在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如何最大程度的对窑炉余热进行利用是陶瓷生产过程中所必须要考虑的。
目前,在洁具窑炉余热利用方式上面多种多样。但现有的这些窑炉余热利用装置都是在生产需要热量的时候才可以利用烟、气余热,而在每天停止生产的时候,余热烟或汽便直接排外,无法利用,导致不能每天24小时利用余热,没有达到最大的环保节能效益。另外,现有烟、气余热利用是靠风与风的直接换热,风的载热能力差,因此风的输送功率大,能耗高。特别是在送风距离长的情况下体现出来,并且风头风尾温差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余热利用率高的陶瓷洁具窑炉烟、气余热蓄热利用系统。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陶瓷洁具窑炉烟、气余热蓄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水换热器,蓄热储能水箱和热水热风机组;所述烟气水换热器和蓄热储能水箱之间通 过保温循环水管连接,在保温循环管道上设有循环水泵;所述热水热风机组和蓄热储能水箱之间通过供热循环水管连接,在供热循环水管上设有供热水泵。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蓄热储能水箱为一个或相互串联/并联的至少两个,所述热水热风机组包括多台独立控制的热水热风换热器,在每个蓄热储能水箱上连接有至少一个热水热风换热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烟气水换热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换热水管,位于换热水管两端的进水口、出水口,以及与壳体内腔连通的进烟口和出烟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进烟口与壳体之间成型有变径部,变径部与壳体连接处的口径大于进烟口的口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出烟口与壳体之间成型有变径部,变径部与壳体连接处的口径大于出烟口的口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壳体的至少一个侧面上设有检修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陶瓷洁具窑炉烟、气余热蓄热利用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通过设置烟气水换热器,蓄热储能水箱和热水热风机组,整个系统具有吸热、蓄热、放热三大特征,构成一种先由热风变热水,再由热水变热风的崭新技术方案。
二、通过控制循环水泵、供热水泵、及热水热风机组的工作时机,完全可以做到需要使用的时候使用,不需要使用的时候把热量存储下来,节能效益相当强大,整个系统的用电量只是天然气热风炉循环风机用电量的1/2,再无需任何燃料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陶瓷洁具窑炉烟、气余热蓄热利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烟气水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烟气水换热器,2、蓄热储能水箱,3、热水热风机组,4、保温循环水管,5、供热循环水管,6、循环水泵,7、供热水泵,8、热水热风换热器;
11、壳体,12、换热水管,13、进水口,14、出水口,15、进烟口,16、出烟口,17/18、变径部,19、检修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陶瓷洁具窑炉烟、气余热蓄热利用系统,包括:烟气水换热器1,蓄热储能水箱2和热水热风机组3;所述烟气水换热器1和蓄热储能水箱2之间通过保温循环水管4连接,在保温循环管道上设有循环水泵6;所述热水热风机组3和蓄热储能水箱之间通过供热循环水管5连接,在供热循环水管5上设有供热水泵7。
本实施例中,优选蓄热储能水箱2为相互串联的多个,优选热水热风机组3包括多台独立控制的热水热风换热器8,用来将热水转换成热风。在每个蓄热储能水箱2上连接有两个热水热风换热器8。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蓄热储能水箱容量的不同,每个蓄热储能水箱2上连接有一个、三个或者更多个热水热 风换热器,不限于本实施例。
具体应用时,热水热风换热器放置在需要烘干的车间。为保证车间温度的均匀性,应将各热水热风换热器8均衡分布在车间,以达到整个空间温差小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文清,未经陈文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91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道用冷却环
- 下一篇:一种出炉钢丝绳隔离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