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漆包线冷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8953.0 | 申请日: | 201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0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罗茂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通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230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漆包线 冷却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漆包线,具体涉及一种漆包线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漆包线是绕组线的一个主要品种,由导体和绝缘层两部组成,裸线经退火软化后,再经过多次涂漆,烘焙而成,它是电机、电器、电讯、电子仪表电磁绕组的主要和关键原材料。漆包线在连续生产过程中,一般冷却系统是一台吹入风机和另一台吸出风机组成,其缺点主要在于吹入风机吹入的是设备周围环境的高温气体,这不利于冷却,效果不佳,更何况吹入风机的功率一般在4kW左右,需耗费不菲的电能。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漆包线冷却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漆包线冷却机构,包括第一风道、第二风道、涂漆装置Ⅰ、涂漆装置Ⅱ和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设有涂漆装置Ⅰ和涂漆装置Ⅱ,所述机体的上方设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的一端穿过机体设在涂漆装置Ⅰ的上方,所述第一风道的一端穿过机体设在涂漆装置Ⅱ的上方,所述风机设在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风机之间还安装汇合风道,所述汇合风道的一侧与风机相连,所述汇合风道的另一侧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相连。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对设备的维护和检修都很方便,减少了热风吹入,降低能量消耗,冷却效果比原来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漆包线冷却机构,包括第一风道2、第二风道3、涂漆装置Ⅰ5、涂漆装置Ⅱ6和机体7,机体7呈圆柱体或长方体,在机体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涂漆装置Ⅰ5和涂漆装置Ⅱ6,漆包线半成品4从涂漆装置Ⅰ5和涂漆装置Ⅱ6中穿过,经过涂漆装置Ⅰ5和涂漆装置Ⅱ6的加工形成成品。
在机体7的的上方,安装有第一风道2和第二风道3,第一风道2的一端穿过机体7的表面,位于涂漆装置Ⅱ6的上方,第二风道3的一端穿过机体7的表面,位于涂漆装置Ⅰ5的上方。
第一风道2和第二风道3的上方还安装有风机1,风机1与第一风道2和第二风道3之间设有汇合风道8。汇合风道8的一侧与风机1相连,另一侧与第一风道2和第二风道3相连。
当设备开始工作时,漆包线半成品4通过机体内部的涂漆装置Ⅰ5和涂漆装置Ⅱ6涂漆,并形成成品,风机1启动,将机体7内部的热量通过第一风道2和第二风道3吸走并排出至设备外部,从而达到给漆包线成品降温的目的。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通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通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89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热塑性材料的绝缘套管
- 下一篇:超柔耐磨同轴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