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链轮铸造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8752.0 | 申请日: | 201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3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徐飞云;陈锋;方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嘉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8 | 分类号: | B22C9/28;B22C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链轮 铸造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铸造链轮的模具。
背景技术
链轮模具用于链轮的浇铸。目前传统大型链轮的模具一般都是由砂石制成,而且为一体成型设置。这结构的砂模有缺点:链轮浇铸完成要从模具中取出时,由于链轮与模具紧密贴合;在取出时要经过相互之间的力作用;模具的内壁上会掉落下很多的沙屑,致使砂模不完整。下次使用时,需要修补。整个取出过程费时费力,十分不方便。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现有技术提出了砂模的模型块采用拼合、可拆分的结构。现有技术虽然解决了取出不方便的问题,但也存在有一缺点:砂模是由多块模型块构成的,在合拼时,相邻模型块之间存在有缝隙。缝隙会导致铸造链轮的表面上有积留,需要再去加工磨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链轮铸造模具,其可拆卸式、取模方便,铸造链轮的表面上无积留,质量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链轮铸造模具,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有一容腔;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链轮模型块和通孔模型块,所述链轮模型块具有若干块并沿容腔的内壁首尾相连设置,所述通孔模型块位于容腔的中心处;每块链轮模型块包括有模型块本体和齿形模型块,所述模型块本体上从其首端向外延伸有连接片,在模型块本体的尾端开设有连接槽并延伸至齿形模型块的根部,所述连接片与连接槽拼接。
进一步设置,所述链轮模型块有四块。
进一步设置,每块链轮模型块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拉环。
如此设置,拉环便于将链轮模型块取出来。
进一步设置,所述通孔模型块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拉环。
如此设置,拉环便于将通孔模型块取出来。
本实用新型所具备的有益效果:齿形模型块在与齿形模型块拼接时,连接片与连接槽接合,其接合处位于齿形模型块的齿根部,两者接合产生的缝隙转移到齿形模型块与模型块本体交接处,利用这折角去除缝隙,使铸造链轮的表面上有积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链轮铸造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链轮模型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链轮铸造模具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链轮铸造模具,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有一容腔2。它还包括有链轮模型块3和通孔模型块4。所述链轮模型块3具有四块并沿容腔2的内壁首尾相连设置。链轮模型块3的弧形外壁贴合在容腔2的内壁上,是可以从上取出来的。相邻链轮模型块3间的端部相互贴合抵触,围绕形成一个圆形且带齿的链轮型腔。每块链轮模型块3包括有模型块本体7和齿形模型块6。齿形模型块6有若干块,在本实验新型中,从图2可以看到,每段所述模型块本体7上有三块齿形模型块6。每块链轮模型块3从其首端向外延伸有连接片31,在模型块本体7的尾端开设有连接槽32并延伸至齿形模型块6的根部61。连接片31与连接槽32拼接在一起,两者刚和扣合;连接片31的端部吻合齿形模型块6与模型块本体相交形成的折角处。
每块链轮模型块3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方便将链轮模型块3向上拉动的拉环5,通过该拉环5可方便工作人员的握持发力,从而便可更加方便的将链轮模型块3从容槽4中向上拉动。
通孔模型块4位于容腔2的中心处。通孔模型块4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拉环5。拉环5便于将通孔模型块4取出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嘉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嘉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87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