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8687.1 | 申请日: | 2015-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1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李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李李 |
主分类号: | F16K27/02 | 分类号: | F16K27/02;F16K27/12;F16K1/226;F16K4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蝶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蝶阀。
背景技术
中国阀门产业链众多,但非阀门强国。总体上去看我国已经迈入了世界阀门大国的行列,但从产品质量来看我国离阀门强国仍有很长的一段差距。行业的生产集中度低、高端产品相配套的阀门研发能力低、阀门行业制造技术水平低等现象仍然存在,进出口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真正能够在市场上存活的阀门企业不多。但阀门行业的这种高速震荡将带来巨大的机会,震荡的结果将会使市场运作更加理性。高端阀门的国产化之路异常“坎坷”。基础件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向高端化发展的短板,十二五期间政府将继续加大对高端装备零部件的国产化力度。此处我们选取《实施方案》里提及的几个重点发展行业具有代表性的阀门进行进口替代的可行性分析。从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各子行业阀门进口替代可行性差别很大,高端阀门亟待更多的政策引导及科研扶持。
目前行业内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阀门叫做蝶阀,蝶阀又叫翻板阀,是一种结构简单的调节阀,可用于低压管道介质的开关控制的蝶阀是指关闭件(阀瓣或蝶板)为圆盘,围绕阀轴旋转来达到开启与关闭的一种阀,阀门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在管道上主要起切断和节流作用。蝶阀启闭件是一个圆盘形的蝶板,在阀体内绕其自身的轴线旋转,从而达到启闭或调节的目的。蝶阀全开到全关通常是小于90°,蝶阀和阀杆本身没有自锁能力,为了蝶板的定位,要在阀杆上加装蜗轮减速器。采用蜗轮减速器,不仅可以使蝶板具有自锁能力,使蝶板停止在任意位置上,还能改善阀门的操作性能。现有的蝶阀主要包括阀体、阀杆和蝶板,所述的阀体呈圆筒状,并且一体成型,然后阀体的径向设置通孔,将阀杆从通孔处穿过将蝶板装配在阀体内,通过阀杆的转动调节蝶阀转动角度,实现开口大小的变化。但是现有蝶阀存在以下不足,由于阀体采用一体成型,后期蝶阀内部损坏(例如,阀体生锈、阀杆和阀体结合处磨损、蝶板损坏、蝶阀和阀体之间的密封性变差)需要更换维修,目前的蝶阀只能将整个阀体从管体上拆下,维修更换非常不方便;如果阀杆和阀体结合处磨损,需要更换整个阀体,维修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化维修工序、降低维修成本的蝶阀。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蝶阀,包括外壳、阀体、阀杆和蝶板,外壳包裹在阀体外,蝶板和阀杆装配在阀体内,阀杆转动配合在阀体上,蝶板与阀杆相连,阀杆带动蝶板转动实现阀体内腔的开启或关闭,所述的外壳由至少两半组件拼接而成,所述的阀体由多个套型体轴向叠加拼接而成。
所述的外壳由两个组件拼接而成,且经螺栓螺接,外壳的两端面均设有连接管体用的螺孔。
所述的阀体由四个套型体轴向叠加而成,所述的阀体上的通孔设在阀体的中间两套型体的结合处。
所述的阀体中间的两套型体厚度小于阀体两侧的套型体厚度。
所述的阀体中间的两套型体径向上设有与蝶板配合的密封片,所述的密封片与蝶板的边缘接触或分离。
所述的阀体的两端设有密封垫片。
所述的外壳和阀体设有径向通孔,阀杆转动装配在通孔内。
所述的阀杆的端部套有密封圆垫,密封圆垫位于阀体外壁和外壳之间,阀杆的尾端还设有密封塞。
所述的外壳的两端面设有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蝶阀,外壳采用分体式成型,安装拆卸方便快捷,阀体采用四个套型体组成,方便安装拆卸,同时当其中的某个套型体损坏,只需要更换其中对应套型体,既能节省维修费用,同时也方便维修。
作为改进,所述的阀体中间的两套型体径向上设有与蝶阀配合的密封片,所述的密封片与蝶阀的边缘接触或分离,提高密封效果。
作为改进,所述的阀杆的端部套有密封圆垫,密封圆垫位于阀体外壁和外壳之间,阀杆的尾端还设有密封塞;既能提高密封效果,又能起到对阀杆和蝶板定位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阀体的两端设有密封垫片。在起到密封效果的同时,还起到压紧阀体的四个套型体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除部分外壳后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阀体中间两套型体和阀杆结合示意图。
图8为阀体中间两套型体和阀杆结合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李李,未经杨李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86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给水管道开孔专用组合式阀门
- 下一篇:手动过流保护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