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流行业包裹数量计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8576.0 | 申请日: | 201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5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敬毅;彭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宏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M7/00 | 分类号: | G06M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48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流 行业 包裹 数量 计数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数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物流行业包裹数量计数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网上购物,快递行业的业务量也与日俱增。业务量大增也给快递行业带来许多新的挑战。
目前,快递物流行业运送货物一般都采用人工计件的方式,但人工劳动强度大,且效率较低。还有的物流平台在出口末端设置光电传感器进行计数,但是当两个或者多个快递包裹并排时,光电传感器只能统计成一件,这样就会导致包裹计件产生偏差。因此,需要研制出一种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又能保证包裹计件准确的计数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物流行业包裹数量计数系统,既能降低人工计件的劳动强度,又能保证包裹计件的准确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流行业包裹数量计数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输送装置、超声波传感器装置、包裹计数器装置以及控制中心,其中:
所述输送装置用于输送包裹;
所述超声波传感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超声波传感器,所述超声波传感器设置于输送装置的上方,用于发射超声波信号以获取包裹与所述超声波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数据信息,超声波传感器装置与包裹计数器装置通信连接;
所述包裹计数器装置分别与超声波传感器装置和控制中心通信连接,用于接收超声波传感器检测的所述距离数据信息进行包裹计数,并将计数结果发送给控制中心;
所述控制中心用于接收所述计数结果并存储。
进一步地,所述超声波传感器装置和包裹计数器装置之间,以及包裹计数器装置和控制中心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超声波传感器为超声波测距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超声波传感器装置采集传感器自身与包裹的距离数据并发送给包裹计数器装置,所述包裹计数器装置统计所述距离数据中信号的高电平上升沿的次数,进行包裹计数。
进一步地,在包裹输送方向的垂直方向上设置有多个超声波传感器,所述多个超声波传感器用于同时检测沿包裹输送方向的垂直方向并排放置的多个包裹与超声波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数据;相应地,所述包裹计数器装置也设置有多个计数器,所述计数器分别与超声波传感器一一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当所述输送装置在包裹输送方向的垂直方向上可同时放置N个包裹时,所述超声波传感器设置有N个,所述计数器设置有N个。
进一步地,所述超声波传感器装置包括超声波传感器B和常开继电器K组成的第一回路,所述包裹计数器装置包括常开继电器的常开继电器K的常开触点和计数器C组成的第二回路,所述超声波传感器B感应到包裹时所述第一回路接通,所述常开继电器K接收到信号后常开触点吸合,第二回路接通,计数器C开始计数。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回路还包括时间继电器KT,所述第二回路接通后,时间继电器KT接通信号,计数器C开始计数,时间继电器KT接通x秒后断开,复位并准备下次接通。
进一步地,所述x秒的范围为1-10秒,所述x秒的具体数值为:1/每秒钟输送的包裹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为皮带输送机、动力滚筒输送机或者其他可以输送包裹的装置。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超声波传感器进行快递包裹的自动计数,降低了人工计件的劳动强度;通过并排设置多个超声波传感器以及计数器,还能保证包裹计件的准确度,不会因为多个快递包裹并排时只能统计到一件的计件偏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物流行业包裹数量计数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超声波传感器装置的电路图;
图3是包裹计数器装置的电路图;
图4是包裹计数器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宏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宏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85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