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用内饰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8186.3 | 申请日: | 201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5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启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用内饰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用内饰材料。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包括表皮材料的车辆用内饰材料,公知有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内饰材料。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内饰材料构成为将包括表皮材料的第一内饰构件(扶手)安装于第二内饰构件(门内饰板)的结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4713号公报
如上所述,在构成两个内饰构件的结构中,在两个内饰构件的接合部产生间隙,而从外观性的观点看不优选。因此,例如,考虑使一个内饰构件的周端部与另一个内饰构件的表皮材料抵接。通常,表皮材料为具有一定程度的柔软性的材料。因此,通过以将表皮材料压扁的形式使一个内饰构件与表皮材料抵接,能够与各内饰构件的尺寸误差无关地使一个内饰构件与表皮材料密合。由此,能够抑制在两个内饰构件的接合部产生间隙的情况。
然而,公知表皮材料通过使多张表皮片缝合而构成。在缝合后的一对表皮片的缝合部,一对表皮片由缝合线压扁,而成为柔软性降低的状态。因此,在一个内饰构件的周端部与表皮材料的缝合部抵接的结构中,存在有难以将缝合部压扁、且难以使一个内饰构件与表皮材料密合这样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即是基于上述的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一个内饰构件的周端部与另一个内饰构件的表皮材料的缝合部抵接的结构中能够使一个内饰构件和表皮材料密合的车辆用内饰材料。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车辆用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该车辆用内饰材料包括:第一内饰构件,其包括呈板状的基材和覆盖上述基材的表面的表皮材料;以及第二内饰构件,其与上述第一内饰构件相邻且具有与上述表皮材料的表面抵接的周端部,上述表皮材料通过使至少两张表皮片利用缝合线缝合而构成,在上述表皮材料上,利用上述缝合线缝合的缝合部的一端部与上述第二内饰构件的上述周端部抵接,在上述基材的上述表面上,在与上述缝合部的上述一端部相对应的部位设有保持部,该保持部将上述一端部以使上述一端部自上述基材的上述表面浮起的状态保持。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缝合部的一端部以使其自基材的表面浮起的状态保持。由此,能够在基材的表面与一端部之间产生间隙,而能够容许一端部进行与该间隙的量相对应的量的变形。其结果,能够吸收与该间隙的量相对应的量的第一内饰构件或第二内饰构件的尺寸误差,而能够使第二内饰构件的周端部和表皮材料可靠地密合。由此,在第二内饰构件(一个内饰构件)的周端部与第一内饰构件(另一个内饰构件)的表皮材料的缝合部抵接的结构中,能够使第二内饰构件和表皮材料可靠地密合。
在上述结构中,能够形成为,上述基材包括:基材主体部,其构成上述第一内饰构件的主表面;以及延伸设置部,其自上述基材主体部的靠上述第二内饰构件侧的端部朝向上述基材主体部的背面侧延伸,上述保持部为设于上述延伸设置部的顶端的肋,上述缝合部的上述一端部利用上述肋支承。
通过利用肋支承缝合部的一端部,能够将缝合部的一端部以使其自表面浮起的状态保持。另外,若设为在延伸设置部的顶端形成肋的结构,则假设在使用成形模具成形基材的情况下,能够降低使用用于成形肋的滑动模具的必要性,而能够容易地成形。
在上述结构中,能够形成为,在上述基材的上述表面,与上述缝合部相对应的部位为低于周围的台阶部,上述肋呈自上述台阶部的底面突出的形状。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优选地将缝合部的一端部以使其自基材的表面浮起的状态保持。
在上述结构中,能够形成为,上述缝合部呈线状,上述肋沿上述缝合部的宽度方向延伸。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优选地将缝合部的一端部以使其自基材的表面浮起的状态保持。
在上述结构中,能够形成为,上述表皮材料的终端部在上述延伸设置部的顶端自上述延伸设置部的表面侧向背面侧折回。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优选地将缝合部的一端部以使其自基材的表面浮起的状态保持。
在上述结构中,能够形成为,上述表皮片通过在软质层的表面侧层叠表皮层而构成。在这样的结构中,能够优选地应用本申请实用新型。
在上述结构中,能够形成为,在上述缝合部,使至少一个上述表皮片折回,并且,由上述缝合线构成外针脚。在这样的结构中,能够优选地应用本申请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纺织株式会社,未经丰田纺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81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衣机和用于洗衣机的平衡圈
- 下一篇:健身驱动无电洗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