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保偏光纤的裸光纤适配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27896.4 | 申请日: | 2015-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4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 发明(设计)人: | 马瑞;周美玲;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尖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孙英杰;陈亮 |
| 地址: | 201109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偏光 光纤 适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传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保偏光纤的裸光纤适配器。
背景技术
光纤适配器是光纤与光纤之间进行可拆卸的活动连接器件,主要用于光纤线路与光发射机输出或光接收机输入之间,或光纤线路与其他光无源器件之间的连接。通过它可以把一个发射光纤输出的光信号最大限度地耦合到一个接收光纤中或者光信号接收机中,并使由于其介入光链路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这是光纤适配器的基本要求。
光纤适配器按光纤端面形状可以分为:FC、PC(包括SPC或UPC)和APC三种形式。尽管光纤适配器的类型不同,但是它内部的光纤定位形式都是由相应的陶瓷插针和一个耦合管组成。如图2所示,光纤适配器主要是由光纤21、固定胶22、陶瓷插芯23、以及耦合管24构成。该种结构中的光纤21是被固定在陶瓷插芯23中。
保偏光纤在光纤通信与光纤传感领域中可提高光传输系统的稳定性和通信容量。保偏光纤与普通光纤的最大区别在于保偏光纤的包层中包含有两个高掺硼的应力区,因此,保偏光纤也被称为高双折射光纤。根据掺杂应力层几何形状的不同,保偏光纤主要有熊猫型、领结型和椭圆应力型三种。如图3所示,(a)为熊猫型,(b)为领结型,(c)为椭圆型。正是由于保偏光纤自身所具有的这种高双折射特性,使两正交轴方向上偏振模的相位常数差很大,不易产生耦合。当保偏光纤产生较小的弯曲半径时,偏振模态的一部分会耦合到与之正交的模态上去,输出光的偏振态随之就会发生明显的改变,从而影响光纤传输的稳定性和精度。
在光纤连接过程中需要将保偏光纤的涂覆层剥去,剥去涂覆层的保偏光纤即称为保偏裸光纤。
目前现有的保偏裸光纤适配器在对光纤固定的方式上都是采用侧向加压的方式进行固定。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472046U公开了一种保偏裸光纤适配器,其采用了侧向加压方式来固定保偏裸光纤。如图4所示,保偏裸光纤适配器包括光纤适配器主体45、光纤夹持组件41、快回弹发泡海绵42、光纤适配器连接头43、以及夹持压簧44。使用中,下压光纤夹持组件41,夹持压簧44收紧,将保偏裸光纤沿纸面箭头方向从快回弹发泡海绵42的夹持孔穿过,从左至右继续穿过光纤适配器连接头43稍许,然后松开光纤夹持组件41,夹持压簧44回复,使得光纤夹持组件41的另一端下压,快回弹发泡海绵42的夹持孔闭合,紧紧夹持保偏裸光纤。由于保偏光纤自身所具有的这种高双折射特性,这种侧压结构极易造成保偏光纤局部较小的弯曲,进而造成输出光的偏振态不稳定,使得连接损耗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保偏光纤的裸光纤适配器,能使保偏光纤在径向上均匀受力,保持保偏光纤的偏振态稳定,减小连接损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保偏光纤的裸光纤适配器,包括适配器主体、锁紧螺母和锁紧圈,所述适配器主体的一端设有陶瓷插芯,所述适配器主体的另一端与所述锁紧螺母螺纹配合;所述锁紧圈设置在所述锁紧螺母的内部,且位于所述锁紧螺母和所述适配器主体之间,所述锁紧圈和所述锁紧螺母上设有轴向的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适配器主体是FC型光纤适配器或PC型光纤适配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锁紧圈由弹性形变材料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锁紧圈由橡胶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锁紧圈为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锁紧螺母和所述锁紧圈为一体成型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保偏光纤的裸光纤适配器,其结构紧凑,能使保偏光纤在径向均匀受力,保持保偏光纤的偏振态稳定,减小连接损耗。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是为提供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收录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实用新型原理的作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常规光纤适配器的定位结构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不同结构的保偏光纤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现有技术的保偏光纤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尖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尖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78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