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净化器的光触媒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7349.6 | 申请日: | 201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2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深呼吸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72;B01D53/56;A61L9/16;A61L9/20;A61L101/02;A61L101/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周庆路 |
地址: | 30035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净化器 触媒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光触媒组件。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主要分为家用、商用、工业、楼宇。
空气净化器中有多种不同的技术和介质,使它能够向用户提供清洁和安全的空气。常用的空气净化技术有:吸附技术、负(正)离子技术、催化技术、光触媒技术、超结构光矿化技术、HEPA高效过滤技术、静电集尘技术等;材料技术主要有:光触媒、活性炭、极炭心滤芯技术、合成纤维、HEAP高效材料、负负氧离子发生器等。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多采为复合型,即同时采用了多种净化技术和材料介质。
现有技术中,虽然有些采用了光触媒处理技术,当时一般都是通过简单的一个板状设计,采用背部进风前部出风的方式,这就导致板状前后存在较大的压差,气体存留时间短,不利用发挥其应有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光触媒组件。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光触媒组件,包括上盖板、截面为方形的光触媒筒、设置在光触媒筒中心的紫外灯,外拉杆以及下定位环,所述的下定位环将所述的光触媒筒下表面定位支撑并通过外拉杆与所述的上盖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光触媒筒四个侧面分别为铝基蜂窝纳米二氧化钛过滤网或铝基蜂窝型活性碳过滤网。
所述的光触媒筒的两两相对的侧面分别为铝基蜂窝纳米二氧化钛过滤网和铝基蜂窝型活性碳过滤网。
两相邻的过滤网通过上下两个L形连接板和螺钉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蜂窝形结构,比表面积大,过滤效果更优,而且自身无风阻,气流可在光触媒筒内外自由穿梭,将二氧化钛与活性炭结合使用,二氧化钛在紫外线下能够产生很强的催化活性,活性炭通过表面丰富微孔吸附空气中的醛类、苯类、氮氧化物等有毒有害气体和各种异味、臭味。经过光照射光触媒质即可将活性炭吸附的污染物氧化分解,转化为无害的CO2和H2O,同时还具有广谱长效的杀菌功能,更能彰显纳米二氧化钛和活性炭的过滤杀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光触媒组件部分结构斜视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光触媒组件部分结构斜视图;
图3所示为光触媒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光触媒组件包括上盖板310,固定设置在所述的上盖板下部中心的杀菌消毒用紫外线灯320,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紫外线灯外侧的光触媒部件330,同时在光触媒部件330外侧还套设有筒状活性炭过滤器340和筒状高效过滤器350以构成多效滤芯。采用紫外灯和光触媒部件的配合,光触媒滤网是将光催化材料沉积在滤材基体上,光触媒质在光的激发下,产生电子—空穴对,这些电子—空穴对捕获空气中的OH-和O2-,形成氧化性极强的自由氢氧基(羟基)和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O2-、O-,迅速氧化污染物和异味,分解成CO2和H2O,由于氧化能力强,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膜,从而杀灭细菌。
具体来说,所述的光触媒部件330包括截面为方形的光触媒筒331和外拉杆332以及下定位环333,所述的下定位环将所述的光触媒筒下表面定位支撑并通过外拉杆与所述的上盖板固定连接,即上盖板和下定位板通过外拉杆将光触媒筒夹持定位。所述的光触媒筒的四个侧面分别为铝基蜂窝纳米二氧化钛过滤网或铝基蜂窝型活性碳过滤网,优选包括两块相对面设置的铝基蜂窝纳米二氧化钛过滤网和两块相对面设置的铝基蜂窝型活性碳过滤网,相邻的过滤网通过L形连接板和螺钉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深呼吸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深呼吸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73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电厂凝结热回收利用及供热系统
- 下一篇:耗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