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倾转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6810.6 | 申请日: | 201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4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黄道博;高闪;符烁;李沂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F5/02 | 分类号: | B60F5/02;B64C27/2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空两用驾驶工具领域,尤其是一种倾转系统。
背景技术
自1917年第一辆飞行汽车问世以来,人们便开始了对飞行汽车的大量探索,多年来实用新型家和飞行爱好者们设计了多种性能良好的飞行汽车。当今交通拥堵日益严重,各国都在竞相研发飞行汽车,该领域的研究越来越重要,目前全球范围内已获得上百种飞行汽车专利,研制出多种能飞的样机,少部分国家研制的样机已投入小批量生产。飞行汽车的研制已成为大势所趋。然而目前世界比较主流的几款飞行汽车(比如X-Hawk,Hoverbike,Airphibian),其地面行驶的动力驱动与飞行阶段的升力系统是独立的,作为升力系统要么是翼展很大的平直固定翼,就是尺寸很大的自转旋翼,在公路上行驶或起降时,不仅套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而且车翼也要受到路旁障碍物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较小,且传动效果好的倾转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倾转系统,包括一中空的柱状三通结构、侧翼传动杆,其中两个通道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通道与所述两通道垂直设置;所述三通结构的每个通道内设有沿所属通道方向的传动杆,以垂直于其他通道的通道内的传动杆为第一传动杆,另两个通道内的传动杆为第二、第三传动杆;所述三个传动杆位于三通结构交汇处的一端设有齿轮,并且各传动杆上的齿轮两两相互配合;所述第二、第三传动杆位于三通结构两端处设有传动杆外齿轮;所述侧翼传动杆与第二、第三传动杆相垂直,靠近三通结构的一端设有传动杆齿轮,与第二、第三传动杆的传动杆外齿轮相配合;将侧翼传动杆的自转转化为第一传动杆的自转。
进一步的,所述三通结构大致位于同一直线的两个通道的两端外表面上设有三通外齿轮,所述三通外齿轮与外部皮带或者齿轮相互匹配使倾转系统旋转,实现倾转。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传动杆外齿轮、侧翼传动杆上的齿轮以及第一传动杆上的齿轮均为斜齿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倾转系统,两端外侧的齿轮由皮带或者其他配合的齿轮结构相互作用,使倾转装置整个沿转轴转动;在该倾转系统的第一传动杆上可以连接惯常使用的涵道轮,这样可以改变轮子的倾转角度;
而侧翼传动杆和倾转装置中的传动杆相互联动,使传动杆的自转传递到涵道轮上,使其可以自转向前行驶或者是给升空、降落提供动力;该倾转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实现直升飞车行驶与飞行状态的切换。
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倾转系统应用到地空两用驾驶工具当中,可以对轮子进行功率差动控制,改变轮子转动的方向,实现空地驾驶工具的飞行姿态控制,控制律设计简单,操纵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倾转系统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倾转系统横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倾转系统中三通结构等轴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三通结构倾转机构及动力传动等轴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传动系统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三通结构、2-侧翼传动杆、301-第一传动杆、302-第二传动杆、303-第三传动杆、4-涵道轮子、5-三通外齿轮、6-止动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倾转系统,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及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倾转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一中空的柱状三通结构1、侧翼传动杆2,其中两个通道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通道与所述两通道垂直设置;所述三通结构的每个通道内设有沿所属通道方向的传动杆,以垂直于其他通道的通道内的传动杆为第一传动杆301,另两个通道内的传动杆为第二、第三传动杆302和303;所述三个传动杆位于三通结构交汇处的一端设有齿轮,并且各传动杆上的齿轮两两相互配合;所述第二、第三传动杆位于三通结构1两端处设有传动杆外齿轮3;所述侧翼传动杆2与第二、第三传动杆302和303相垂直,靠近三通结构的一端设有传动杆齿轮201,与第二、第三传动杆的传动杆外齿轮相配合;将侧翼传动杆的自转转化为第一传动杆301的自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68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管紧固装置
- 下一篇:用于药物悬浮液的药物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