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加热竖式微波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6572.9 | 申请日: | 201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1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夏洪应;程松;张利波;张声洲;彭金辉;王仕兴;刘秉国;许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6/80 | 分类号: | H05B6/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加热 式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加热竖式微波炉装置,属于微波冶金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微波加热是最近发展起来并且日渐成熟的加热技术,具有非接触直接加热,加热快速,加热均匀,节能高效,防酶、杀菌、保鲜,工艺先进可实现自动化控制,安全无害、改善劳动条件,能促进粒子间的渗透等优点。除此之外还具有高频率的电磁波,具有波动性、高频性、热特性和非热特性四大基本特性。微波加热与传统的加热方法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传统加热方法是依靠热源,通过辐射、传导、对流等途径,首先使物体的表面加热,然后经热传导,使内部的温度由表及里逐步升高。
市场上的竖式微波加热炉大都是从顶部加料而快速的从底部出料,往往会造成物料的加热不充分,有时为了将物料加热充分还有把从底部移出的物料再重新加入到炉内进行加热;这样做不仅会造成物料在移出时的质量以及热量的损失还将会增加重复操作的人工成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循环加热竖式微波加热反应器能较好的解决以上矛盾。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加热竖式微波炉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方便,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循环加热竖式微波炉装置,该装置包括微波发生装置、进料系统、出料系统和物料循环装置,所述微波发生装置包括支撑柱12、位于支撑柱12上的炉体16、炉体16内部的炉壁15和炉壁15外表面上均匀分布的磁控管,炉体16顶部设有进料口1,进料系统包括锥形进料装置、进料阀门2、振动器3和电动机,锥形进料装置锥口连接进料口1,锥形进料装置上设有振动器3,振动器3与电动机连接,电动机通过支撑架18固定电动机在炉体16顶部,进料口1上设有进料阀门2,出料系统包括最高物料高度标记线9、质量感应器阀门10、阀门控制杆11、接料器13和盛料器14,炉壁15底部根据实际需求设有最高物料高度标记线9,炉壁15底部开口连接盛料器14,盛料器14上设有质量感应器阀门10和阀门控制杆11,盛料器14出口正下方设有接料器13,物料循环装置包括转动轴5、转动叶片7、链条带8和转动轴5上安装的转轮,转动轴5横穿炉壁15的两个侧面,转动轴5上的转轮带动链条带8运动,链条带8上均匀分布转动叶片7。
所述炉壁15前、后、上、下外表面上分别均匀分布设有磁控管Ⅰ6、磁控管Ⅱ17、磁控管Ⅲ20和磁控管Ⅳ21。
该装置的使用方法为:
1、开启进料阀门2和电动机,将物料快速有序的通过进料口1和振动器3进入到竖式微波炉内,待物料加入完毕时关闭进料阀门2;
2、开启微波发生装置中的磁控管,调节温度至所需温度,物料进入竖式微波炉内,落入到物料循环装置中,通过链条带8循环运动,并通过转动叶片7搅拌物料;
3、待物料焙烧完成后落入到盛料器14中,通过测得物料的质量来控制是否继续加料从而避免物料的高度超过最高物料高度标记线9而影响炉子内部的物料循环装置在炉内无法工作,通过启动阀门控制杆11,将焙烧后的物料落入到接料器13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转动轴、转动叶片和链条带连接构成物料循环装置可以实现物料在炉内循环加热,避免了物料的加热不充分以及重复将物料从底部移出再加入到炉内重新加热的繁重工作。2、质量感应器阀门和盛料器连接构成质量感应装置,通过测得物料的质量来控制是否继续加料从而避免物料的高度超过最高物料高度标记线而影响炉子内部的正常工作。3、进料口、振动器、电动机 以及电动机连接构成进料装置可以实现物料快速均匀的进入竖式微波炉里,而不用担物料进料时出现在堵塞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A-A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口、2-进料阀门、3-振动器、4-电动机、5-转动轴、6-磁控管Ⅰ、7-转动叶片、8-链条带、9-最高物料高度标记线、10-质量感应器阀门、11-阀门控制杆、12-支撑柱、13-接料器、14-盛料器、15-炉壁、16-炉体、17-磁控管Ⅱ、18-支撑架、19-电动机、20-磁控管Ⅲ、21-磁控管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65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