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满液式蒸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5645.2 | 申请日: | 201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8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程嫚;徐峰;周杰;郭丛波;马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克维尔空调制冷(武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马辉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满液式 蒸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满液式蒸发器。
背景技术
满液式蒸发器是制冷系统中与离心式压缩机或螺杆式压缩机配合使用的核心装置,但是现有的满液式蒸发器,特别是小壳体直径的满液式蒸发器存在以下缺陷:经节流装置进入蒸发器中的冷媒保持一定的液位,使蒸发器换热管浸没在液态冷媒中,液态冷媒吸热蒸发后变成气态冷媒进入压缩机。此时,由进液管进入蒸发器的液态冷媒速度较高,使得液态冷媒对进液口附近的换热管冲刷及换热效果更明显,造成换热不均匀。同时,气液两相的界面会发生剧烈的沸腾飞溅现象,且在吸气口附近的气态冷媒速度很高,高速的气态冷媒易夹带大量小粒径的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而在结构紧凑的小壳体蒸发器中,由于液位较高,壳体直径小,液态冷媒液面与吸气口的距离更近,这种吸气带液的现象会更易出现,造成对压缩机的液击损害。
目前制冷行业主要是通过增大蒸发器壳体直径、在液面上方增加过热管或挡液装置来避免液击现象的发生。增大壳体直径或增加过热管均会大幅增加蒸发器的成本,而挡液装置结构及位置不恰当易造成壳体内压力损失增大,加工成本较高和安装困难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满液式蒸发器,该满液式蒸发器采用多孔板气体均流装置、均液装置和变径吸气口配合的结构,可有效均匀蒸发器内的气液流场,使蒸发器内布管空间大大增加,同时可规避吸气带液对压缩机造成的液击损害,降低壳程压力损失,大幅改善满液式蒸发器尺寸及传热性能。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满液式蒸发器,包括卧式设置的筒状壳体、设置在壳体两端的管板、设置在壳体顶部贯通壳壁的吸气管、设置在壳体底部贯通壳壁的液体冷媒进口管,所述管板上开有安装孔,所述壳体与两端的管板通过法兰连接构成蒸发器腔体,所述壳体内下方设有换热管束,所述吸气管的出口端与压缩机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壳体内上方水平设置有多孔板均气装置,所述多孔板均气装置包括水平板和两块弧形板,所述两块弧形板的底端分别垂直固定在水平板的两端,所述水平板水平连接在壳体内壁上,所述弧形板的弧形端部与壳体的上壁连接构成封闭的半圆柱,所述水平板上开有若干个第二通孔,所述换热管束的下方水平设置有均液板,所述均液板为V形或W型或U型且开口向下,或者是与管排布相适应的波浪形板。
进一步的,所述均液板上均匀地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均液板上的第一通孔的半径为2~300mm,孔间距为孔半径的0.5~10倍。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板上设有与吸气管相对应的挡板区,所述挡板区的面积大于吸气管进口的截面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板上距离挡板区近的第二通孔的半径小于距离远的第二通孔的半径,且距离挡板区近的第二通孔的孔间距小于距离远的第二通孔的孔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孔的半径为5~400mm,孔间距为孔半径的0.5~5倍。
进一步的,所述多孔板均气装置的厚度为5~15mm。
进一步的,所述多孔板均气装置的长度小于壳体的长度,所述弧形板与管板的距离为20~150mm。
进一步的,所述吸气管是一个半径向上逐渐减小的变径管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上方设置有多孔板均气装置,可有效均匀蒸发器内部气体流场,避免速度集中造成吸气带液;中部设有换热管,管程流体下进上出,减小上排管内外温差,抑制液面处的剧烈沸腾飞溅;下方设有均液板装置,可有效降低并均匀由进液口进入蒸发器的冷媒液体流速,增强液体对各个方向的换热管的冲刷,促进换热,提高换热效率,同时也使布管更加紧凑。吸气口采用半径向上逐渐减小的变径管道,可较大幅度的降低蒸发器壳体内压力损失,提高换热器性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加工简易,安装方便,对制冷系统的稳定性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多孔板均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液体冷媒进口管、3—均液板、3.1—第一通孔、4—换热管束、5—多孔板均气装置、5.1—水平板、5.2—弧形板、5.3—第二通孔、5.4—挡板区、6—吸气管、7—管板、8—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克维尔空调制冷(武汉)有限公司,未经麦克维尔空调制冷(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56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氨油分离器过滤器
- 下一篇: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