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蜜蜂电子取毒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5575.0 | 申请日: | 201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0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缪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神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47/06 | 分类号: | A01K4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0 | 代理人: | 万学堂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蜜蜂 电子 取毒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蜂蜜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蜜蜂电子取毒器结构。
背景技术
蜜蜂蜂毒具有很高的医疗药用价值,采用电子电击刺激蜜蜂排毒取毒是常用的取毒方法。现有技术中的蜜蜂电子取毒器一般是由依次排列组装的栅形电极网、着针膜、盛毒板和电源电路等组成,当蜜蜂碰到栅形电极网时受到刺激,蜜蜂针刺破着针膜将蜂毒排放在盛毒板上,现有技术中的蜜蜂电子取毒器还存在盛毒板面积大、蜂毒较难收集;而且蜜蜂电子取毒器放置一段时间后,蜜蜂较少停落在栅形电极网上,导致蜂毒收集量减少。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蜂毒收集效率高、蜂毒收集方便的蜜蜂电子取毒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蜜蜂电子取毒器结构,包括依次排列组装的栅形电极网、着针膜、盛毒板,栅形电极网连接有电源和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盛毒板上设有连续密集排列的U型斜槽,所述U型斜槽的低端出口设有一个收集蜂毒的收集槽,所述栅形电极网上设有吸引蜂蜜的香味散发装置,所述香味散发装置包括设于栅形电极网周边的散发孔以及连接散发孔的软管,所述软管与设于栅形电极网下的液体香料存放容器相连,所述液体香料存放容器中设有超声波雾化器,所述超声波雾化器再与控制电路相连。
所述盛毒板上的U型斜槽和收集槽的表面都设有防止蜂毒粘结的光滑镜面。
所述控制电路中设有声音输出电路,所述声音输出电路连接一个声音输出装置;能够定期发出模拟蜜蜂之间相互传送的声音信号,吸引蜜蜂飞到栅形电极网周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在盛毒板上设有连续密集排列的U型斜槽以及收集槽,能够较好的收集蜂蜜排出的蜂毒,并设置吸引蜂蜜的香味散发装置、模拟蜜蜂之间相互传送信号的声音输出装置,能够长时间吸引蜜蜂落到栅形电极网上进行排毒,能够提高蜂毒收集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蜜蜂电子取毒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蜜蜂电子取毒器结构包括依次排列组装的栅形电极网1、着针膜2、盛毒板3,栅形电极网1连接有电源4和控制电路5,其中所述盛毒板3上设有连续密集排列的U型斜槽31,所述U型斜槽31的低端出口设有一个收集蜂毒的收集槽32,所述栅形电极网1上设有吸引蜂蜜的香味散发装置6,所述香味散发装置6包括设于栅形电极网1周边的散发孔61以及连接散发孔的软管62,所述软管62与设于栅形电极网1下的液体香料存放容器63相连,所述液体香料存放容器63中设有超声波雾化器64,所述超声波雾化器64再与控制电路5相连。
所述盛毒板3上的U型斜槽31和收集槽32的表面都设有防止蜂毒粘结的光滑镜面。
所述控制电路5中设有声音输出电路51,所述声音输出电路51连接一个声音输出装置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神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神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55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