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零泄漏的软密封蝶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25525.2 | 申请日: | 2015-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4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洪梅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阀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22 | 分类号: | F16K1/22;F16K41/02 |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吴小波 |
| 地址: | 362304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泄漏 密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蝶阀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双向零泄漏的软密封蝶阀。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用阀门类型多样,可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水、电等行业,主要起到流体介质的流量调节与截止作用。
蝶阀是指阀板绕阀杆旋转来达到开启与关闭的一种阀,在管道上主要起切断和节流的作用。蝶阀有弹性软密封和金属硬密封两种密封形式,金属硬密封的阀门一般比软密封的阀门寿命长,能适用温度较高的工作环境,但密封性能不如软密封的阀门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的双向零泄漏的软密封蝶阀。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双向零泄漏的软密封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6、蝶板7,所述阀体6上设有流腔61;所述蝶板7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上阀杆14和下阀杆8;所述蝶板7位于流腔61内;所述上阀杆14的另一端通过轴套5与阀体6的上端相连接;所述下阀杆8的底部通过对开卡环9连接于阀体6的下端;所述上阀杆14和下阀杆8相对于阀体6可转动;所述阀体6的上部设有支架2;所述支架2上连接有蜗轮副1;所述上阀杆14的上端部与蜗轮副1相连接;所述蜗轮副1上连接有手柄15;所述蝶板7的外壁通过压圈13连接有蝶板密封胶12;当蝶板7与流腔61呈关闭状态时,蝶板密封胶12与流腔61的内壁相接;动作时,旋转手柄15,手柄15带动蜗轮副1工作,蜗轮副1带动上阀杆14转动,进而带动蝶板7转动实现流腔61的开启与关闭。
所述上阀杆14上套设有密封圈4和填料压盖3,所述填料压盖3位于密封圈4的上方。
所述下阀杆8的底端设有连接于阀体6上的后盖11;所述后盖11与阀体6之间的连接处设有下密封圈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密封性能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双向零泄漏的软密封蝶阀,包括阀体6、蝶板7,阀体6上设有流腔61;蝶板7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上阀杆14和下阀杆8;蝶板7位于流腔61内;上阀杆14的另一端通过轴套5与阀体6的上端相连接;下阀杆8的底部通过对开卡环9连接于阀体6的下端;上阀杆14和下阀杆8相对于阀体6可转动;阀体6的上部设有支架2;支架2上连接有蜗轮副1;上阀杆14的上端部与蜗轮副1相连接;蜗轮副1上连接有手柄15;蝶板7的外壁通过压圈13连接有蝶板密封胶12;当蝶板7与流腔61呈关闭状态时,蝶板密封胶12与流腔61的内壁相接;动作时,旋转手柄15,手柄15带动蜗轮副1工作,蜗轮副1带动上阀杆14转动,进而带动蝶板7转动实现流腔61的开启与关闭。
本实用新型上阀杆14上套设有密封圈4和填料压盖3,所述填料压盖3位于密封圈4的上方,用于上阀杆14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下阀杆8的底端设有连接于阀体6上的后盖11;所述后盖11与阀体6之间的连接处设有下密封圈10,用于下阀杆8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当蝶板7与流腔61呈关闭状态时,蝶板密封胶12与流腔61的内壁相接;工作时,旋转手柄15时,手柄15带动蜗轮副1工作,蜗轮副1带动上阀杆14转动,进而带动蝶板7转动实现流腔61的开启与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阀门有限公司,未经胜利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55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